七一社区        注册

“下不为例”终将把官员引向腐败深渊

陆雨

2015年05月19日15:0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下不为例本是一个好词,有时是对错误善意的宽容,有时是化解事端的说辞,有时是表达感谢的客套,有下不为例在的地方,都是一片其乐融融的和平景象。常存侥幸心理,常讲下不为例,却是部分干部在犯错道路上越走越远、不能自拔的重要原因。

下不为例就像老鼠,再完备的制度也能啃出漏洞;像创口贴,无论贴到哪个口子都能事出有因;更像毒药,多少官员的心理防线在一句“下不为例”之下轰然崩塌,继而一发不可收拾,这时的下不为例在金钱和利益的浸染下,已经俨然成为罪恶的帮凶,终令人“下不来台”。

说到底,“下不为例”就是一种侥幸心理,明知自己在犯错甚至犯罪,但却寄希望于也许这些错都不会被发现的投机心理。具有侥幸心理的官员,普遍自信的认为自己不会那么“倒霉”,收一次两次钱,违反一次两次原则,又不是十恶不赫,应该不会被发现。这种心理再在行贿者“打死我也不会说出去”的信誓旦旦下,更易让人行差踏错。

但是,信奉“下不为例”的官员,不仅没有安全着陆,反而下不来台。有了第一次的放纵,就势必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对金钱美色、享乐奢靡带来的快感欲罢不能,哪怕主观意愿上想收手,可因为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一旦伸手就必然被卷入不当利益的恶性循环;因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贪污腐败、受贿犯罪最终逃脱不了党纪国法的追究与制裁,人生路上的每一次轨迹一旦形成都成定局,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杜绝下不为例,除了靠个人的清醒认识,制度、监督、惩处一个也少不了。制度上要加快建立分权制衡机制,从源头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官员被集中“围猎”的现象;监督上要力争实现“零真空”,特别是发动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网络监督的力量,使官员行为公开化、透明化;惩处上要继续高压反腐的态势,不让一个贪腐分子成为“漏网之鱼”。

官员不必信奉“下不为例”,只须谨记“一失足成千古恨”,毕竟,一旦走上审判席,就从来没有“下不为例”一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