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吉林日报评论员:城乡统筹兼顾区域协调联动

2015年04月17日08:11   来源:吉林日报

原标题:城乡统筹兼顾区域协调联动

商品粮基地优势是吉林省的骄傲,是吉林省统筹发展的深厚底气。一方面吉林省处在世界“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土壤肥沃,无霜期135天,粮食产量高,品质好。另一方面我省粮食人均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和玉米出口量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年玉米加工能力居全国第二。而且,国家继续实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等强农惠民政策,近期又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主产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举措,扶助“三农”力度加大,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

统筹发展要把商品粮基地优势用足用好。粮食生产是农业的基础生产,粮食安全是国家的根本安全。我们要把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承担好,巩固和提升在全国的战略地位。要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各地抓粮、农民种粮积极性;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加快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土地整治、水土流失治理、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力度,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整理复垦;强化科技扶持,建立完善黑土地保护责任制,深入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支持良种培育,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改进和创新粮食收储方式,搞好粮食仓储和流通设施建设,扩大“粮食银行”试点,推进“粮安工程”项目建设,鼓励国有粮食企业为新型粮食经营主体提供烘干、存储服务,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主建仓补贴试点,促进产储运销一体化经营;抓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提升技术装备水平,适时启动农机全程化整县推进。

统筹发展还要充分发挥吉林农业的特色和优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争当现代农业建设的排头兵。要突出抓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3个重点:坚持围绕粮食稳产增产,突出抓好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坚持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抓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坚持围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验,突出抓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要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激发农业发展活力。应该说,我省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有底气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

统筹发展重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按照“大城市要提质、中心城市要扩能、县城和特色城镇要加快”的基本思路,引导长春、吉林两个特大城市注重内涵发展、提升质量品位,打造“两大都市区”,推进长吉一体化;支持各市(州)政府所在地、扩权强县试点市等区域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创新发展模式、强化政策支持,促进各县(市)错位发展;尽快启动长春等4个层面的国家试点,深入推进22个省级示范城镇试点、重点城镇扩权试点;适时开展生态城镇化试点,依托自然、历史、文化、民族基础,发展一批特色城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坚持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一体推进,加快全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长效推进机制。

统筹发展要以区域共同繁荣发展为目标,实现东中西三大区域协调联动。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建设要突出资源集约开发,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建设要突出长吉一体化,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要突出保护生态屏障。要强化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突出区域特色,促进区域间联动互动、协调发展。

统筹求均衡,统筹见公平。统筹发展的核心要义是,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共同繁荣为目标,加快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区域特色化发展步伐,不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区域协调联动的良好局面。我们坚信:统筹发展一定为吉林省打造更全面、更协调、更合理、更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