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危房改造岂容沦为“敛财工程”?

倪洋军

2015年03月26日14:3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据住建部最新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4年,中央累计安排1191亿多元资金支持农村危房改造。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加大城乡危房改造力度,农村危房改造366万户。据“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存在危房改造资金被基层干部非法侵占的情况,国家惠民资金被“雁过拔毛”,民生工程沦为“敛财工程”。

毋庸置疑,加大城乡危房改造力度,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是得民心、惠民生的德政工程。但是,一些地方的相关责任人员,却将危房改造资金当作了可以任意攫取的“唐僧肉”,不仅伤了民心,更败坏了党风政风,必须坚决予以遏制。

城乡危房改造,是惠及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民生实事,必须抓实抓好,绝不能不加重视,更不能随便乱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少数干部,尤其是身处危房改造一线的基层干部,要么热衷于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要么贪婪于各种补偿资金、改造资金,损公肥私,与民争利,不仅不能将民生工作做到百姓的心坎上,而且还给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害,使民生工程沦为了“伤民心工程”、“敛财工程”。对此,必须引起各级各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警惕。

调查发现,危房改造资金贪腐案中,涉案人员大多是村“两委”干部,也有一些是乡镇干部。他们贪腐的主要手法有:克扣截留、内外勾结、巧立名目。他们之所以胆大妄为、频频得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监管,或者说监管不力。一方面,由于农民普遍对危房改造补助政策、标准不了解,无从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危房改造申报第一关在村里,这让部分村干部看到了“机会”。因此,必须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将有关危房改造的政策宣传解释到位,同时,上级组织要将监督的触角向村一级延伸,特别是在申报把关、资金流转等方面要加强监管,切实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规范在监督的视野。

环境造就人。一些地方、少数领域,之所以腐败现象易发频发,除了与个别干部意志不坚、思想不纯有关外,还与本地、本单位的从政环境不良有关。在镇村两级,党的建设不仅不能削弱,还要下大力气强化。一方面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通过基层干部的示范引领、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从政环境;另一方面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使领导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

镇村干部,虽然看起来位低权轻,但是同样要谨慎用权、依法用权、规范用权,要牢牢记住,“有权不可任性”。一些基层干部之所以将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异化为“敛财工程”,说白了,还是其权力观发生了扭曲。权力属于公共财产,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在严格的监管约束下运用,不可有丝毫地“任性”。得民心者得天下。危房改造绝不容许沦为“敛财工程”,否则不仅伤害广大老百姓的心、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还会使党的执政根基受到动摇。对此,绝不能掉以轻心。只有重民生、强监管、优生态、慎用权,才能让广大群众在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相关专题
· 倪洋军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