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习善在左右”

王珍

2015年02月20日15:59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习善在左右”

在描述人的美好品质时,善良往往被许多人排在首位。“善”字,古文作“”,结构上从,从羊。与膳相通,字面意思是竞言羊为美味。随着时代的变迁,“善”字的含义又不断扩大,据《汉语大词典》所载,而今对它的解释已不下26种。但是,其本意始终指向吉祥、美好。凡是有利于人们过好的生活的事物、品质、行为、技能等,均被视为“善”。

“善”脱胎于羊。想象一下,在食物缺乏的古代,如果能获得一头肥美的羊,那是多好的运气啊,正所谓“善莫大焉”!随着历史的发展,“善”的字义不断丰富。春秋战国时代,先哲认为“可欲之谓善”,相比羊多、食物多、有饭吃等原始含义,这时的“善”已扩展到对人的生存、生命的欲望的满足,具有了伦理学、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判断。

“善”中之“羊”象征德。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执贽》中的一段话对羊进行了最好的赞美:“羔有角而不任,设备而不用,类好仁者;执之不鸣,杀之不谛(啼),类死义者;羔食于其母,必跪而受之,类知礼者。故羊之为言犹祥与。”知仁、知义、知礼,羊所承载的这些美好德行渗透进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善”字成为集大成者。

从古到今,人们对善都是倍加推崇、极力倡导的。如孟子就认为“好善优于天下”,欧阳修则说“为善最乐”。如今,“善”依然是我们追求的价值目标。无论是“善治”,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最终评判标准落脚于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是否给老百姓带来福祉。

善,是幸福也是满足。生活难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与其抱怨责难,不如“习善在左右”。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对于任何人有益的东西对他来说就是善。可见,为善不分大小,有时仅仅需要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贴心的问候。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晶、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