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打“老虎”拍“苍蝇”别忘做好善后工作

倪洋军

2015年02月16日14:1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的部署中,“加大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查处力度”十分引人注目。这意味着在保持“打老虎”强度的同时,“拍苍蝇”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2015年,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再次表明“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坚强决心。猛药去疴、除恶务尽,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态势下,多方情况表明,国有企业将成为惩治腐败的重要“战场”,同时惩腐高压将更有力地向基层传递,国企“揪蛀虫”和基层“拍苍蝇”的战果十分可期。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取得了反腐败的突破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但是,作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永远在路上,我们必须巩固成果、深化拓展,做到利剑高悬、震慑常在,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与此同时,还必须切实做好“善后工作”。

思想上要除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出了问题、沾了灰尘,容易使前进的方向偏离、视线模糊、辨别是非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行动出轨、行为失范。反腐败,“老虎”必须打,“苍蝇”必须拍,“蛀虫”必须揪,但是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打几只“老虎”、拍几只“苍蝇”、揪几条“蛀虫”上,必须始终坚持将思想建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绝不放松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情操锤炼,要经常性地清扫思想上的灰尘,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思想纯净,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犯糊涂、出问题。对于出了问题、犯了错误或违法犯罪分子,更要促其深刻反思、猛然惊醒,并做到以身说法、以案说法,从而警戒和震慑他人。

制度上要补缝。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老虎”猖獗、“苍蝇”扑面,固然有其自我约束不严的原因,也与制度上不完善、存在漏洞、产生缝隙有着不无重要的关系。为此,我们在狠打“老虎”、猛拍“苍蝇”、死揪“蛀虫”的同时,要不失时机地发现和修补制度方面存在的弊端和不足,要在清理规范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形成新的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要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将权力关进制度的铁笼,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可监督性,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并提高制度刚性落实、强制执行的力度,不让制度成为“稻草人”当摆设,杜绝“牛栏关猫”现象和“破窗效应”。

环境上要清场。有什么样的土壤,就会长出什么样的庄稼。同样,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政治生态的状况,直接决定着从政环境的好坏。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干净。一些地方,之所以腐败高发多发,甚至出现“塌方式腐败”等严重问题,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当地的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不好,因此,在强力打“老虎”拍“苍蝇”的同时,必须大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形成人人守纪律讲规矩尊法治的浓厚氛围,从根本上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走“为民务实清廉”的正道,不入贪腐奢靡的歧途,从而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自律上要净身。己不正,何以正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始终坚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才能保证自己在政治仕途上一路走好,不出事、干成事。一些官员之所以沦为贪官,变异为“苍蝇”、“老虎”,说白了,还是在纷繁复杂、充满诱惑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下,没有能够很好地约束自己、克制自己,或者说,没有完全地做到“净身”、“洁品”。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苍蝇”、“老虎”的可耻下场中反思和告诫自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始终保持廉洁自律、公道正派,出污泥而不染,洁身自好,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走好人生的关键几步,坚持做到不贪不沾不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铁还需自身硬,磨刀不误砍柴工。“苍蝇”要拍、“老虎”要打,但是,打了“老虎”、拍了“苍蝇”之后,后续的一些善后工作必须扎实做好、务实抓好,只有这样才能前方、后方一起发力,共同打赢反腐败这场硬仗,从而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要求落到实处,持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相关专题
· 倪洋军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