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怎应对单位里混日子的“老油条”

余祖欣

2015年02月06日13:5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人言“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年长者知识阅历往往比较丰富,常常可以一言入道、办事稳重。许多机关部门少不了几位老干部,许多德高望重,而其中却不乏一群“老油条”,占位不为、拖拉散漫,有的倚老卖老、推脱卸责,把单位部门搞得乌烟瘴气。“老油条”如同干部中的“异类”,普遍存在却总是难以管理,其中的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说起“老油条”,人们不会感到陌生,要定义这一群体很难,但说起其共性特点来往往难有善言。近段时间以来,从中央至地方大力整治“为官不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清茶报纸二郎腿”描摹了一幅生动的“老油条”画像。显然,不作为几乎是“老油条”的共性,但往往也不止于此,机关单位“老油条”问题诸多、影响恶劣,一些老干部自视“资历老一些”,认为“新人见了要低头、领导见了要客气”,利用手上职权和“圈子”人脉,搞派别、拉关系,稍有不满就散播谣言、蛊惑人心,把原本应当正直和谐的机关氛围搞混搞乱;一些老干部已年近退休,迟到、早退现象屡屡不绝,不在乎评奖评优,只在乎拿钱度日;“老油条”身负责任,却只求交差了事,不主动学习、不参加活动,终日碌碌无为且气焰嚣张,甚至恃“权”放旷,造成了不少“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许多干部无德无才,既无提拔可能,也不好降职追责,居位多年,影响了不少年轻干部的升迁之路。一些年轻干部都坦言:“不怕领导严厉,不怕工作繁多,就怕‘老油条’影响工作”。

“老油条”不是小问题,其害往往甚于普遍的“为官不为”,而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铁饭碗”思想在作祟,一些干部自视在体制内,钻制度漏洞,搞“人情考核”,无视上级政策,端着“铁饭碗”不松手,使自己在岗多年空食国禄却无所作为。我们长期以来的干部制度对老干部往往存在一种“敬畏”之心,“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人情观使尸位素餐成为一种常态,一些地方更注重对领导监管,而对普通干部的约束却往往落于纸面上,处分甚至开除几乎不可能落实到位,有的工作无关痛痒,单位又“缺兵少将”,只好安排几个老干部“填编制”,使“老油条”混得资历、混出“自信”,监管难也进一步加剧。

对待机关单位“老油条”,一定要狠抓一把,大力整治。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要形成科学的监督机制和考核机制,形成‘庸者下、平者让、能者上’的选人用人导向,让那些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无所作为的干部混不下去,让不干事者让位置、让想干事者有舞台,让党员干部思想上始终绷紧‘为官有为’的一根弦,自觉增强责任意识,自觉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若是庸者不下,平者不让,长此以往,“老油条”现象就将更甚。老干部理应起到示范作用,作风怎么改,老干部来带头!许多履职多年的干部常言自己资历何深,既是如此,就应当为年轻干部做好榜样,遵守纪律、言行端正、为人谦和,做好本职工作。我们常言“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老油条”们不妨试想一番,若是自己德才兼备,成绩卓著,岂能不被组织认可?根本原因还是自己的价值观出了问题,在工作中,只应讲求“德能勤绩廉”,而绝不是以“工作时间”论英雄。

“铁饭碗”变“瓷饭碗”首先要落到实处,该警告警告、该处分处分、该开除开除,对待“老油条”绝不姑息。机关单位还须把“人情”之风狠狠刹一刹,依制度办事、凭制度用人。毋庸讳言,所谓“苦劳”无不是本职工作,机关单位工资补贴一样不少,没有哪条规定是有“苦劳”就可以“混日子”、“等退休”。干部作风要改就要先学会珍惜自己岗位,考核、检查双管齐下,将“退出”功能真正用到实处,杜绝干部“饱暖思淫欲”,唯有“位子”不稳,干部才会敲响警钟。当然,在整治“老油条”过程中还须实事求是,把握好一个“度”字,制有其用、效有其实,不把开除作为最终目的,把劝诫教育和反面教材用好,真正让“老油条”如坐针毡,学会改变,让干部思想上、行动上都能保持优良作风,团结成为具有凝聚力和先进性的大集体,如此才是上佳之策。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