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如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封妻荫子”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也是很多封建社会官僚一直追求的目标。但在当代中国,我们的领导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理应自觉管好自己的亲属,时刻警惕这种“封妻荫子”的畸形成就感。
从以往的教训来看,很多落马官员,都是从亲属腐败开始走上不归路的。特别是一些级别比较高、工作特别忙的贪腐干部,常常有自己对家庭、亲人照顾不周的愧疚,因而利用权力寻租给亲人一些弥补,从中获得“封妻荫子”的成就感。可见,管好自己的“亲人”,就是给自己筑就更加牢固的“拒腐墙”,就是把好自己的“清廉关”。
时刻警惕“封妻荫子”的畸形成就感,一方面要求领导干部正视手中权力、摆正自己的位置。唯有时刻谨记公权不能谋私利,才能保持对“封妻荫子”欲望的警惕。有些官员,开会谈权为民所用,散会就想咋用咋用,甚至还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想法,总觉得自己几十年辛苦,妻子儿女应该跟着自己享福,最终落得一起监狱齐聚的下场。另一方面要求加快反腐制度建设,让公正公开的“阳光”晒进每一个可能滋生腐败的角落。唯有不断健全科学民主决策、不断加强360度无死角监督,让干部打招呼、写条子也不能钻空子,才能根治干部亲属“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