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品丹
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徐凤芹,23日在海淀团,说起了一个让全团代表都啼笑皆非的事情。“2014年,国家卫计委发布 《关于开展医患双方签署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工作的通知》,要求5月1日起开始实施,结果,我们医生拿着协议跟患者签字时,红包反而多起来了。”(1月24日《北京晚报》)
拿什么管住你,事关生命的红包?从去年开始实施的《关于开展医患双方签署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工作的通知》本意当然是希望以契约精神严禁治病救人的医者收受病人的“好处”。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当医生拿着协议跟患者签字时,这“红包协议”竟变成了“红包提醒”。
如此啼笑皆非的“黑色幽默”还需要追根溯源,患者送医生红包啥时候成了一种理所应当的“医患潜规则”?比如这位徐凤芹代表举的例子,有些患者见到协议书后说,不好意思,我刚住进来,红包还没准备好,抱歉啊。医生说你不用给,我不收。结果晚上,红包就送过来了。红包协议的“反作用”,足以论证“红包潜规则”的根深蒂固。
当然,我们无需以一个例子“打翻一船人”。但是暗地收礼的医务人员也确有其人。试想,病人为何会送红包?若一个病人坚持送红包说明他认为送红包才能得到好的医治效果,而相反,不送红包可能会被“区别对待”。因此,可以看出一点,医生行业规范并无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医生该如何对待病人,若病人不满意该到哪个平台反映情况,如何实时追踪处理情况,问责是否有严格的机制,这些都需要尽快落实。
除此之外,供给与需求的冲突也是导致医患矛盾和红包冲突的原因之一。扩大医疗资源,提升我国医疗水平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医患矛盾和红包冲突。若是一个医生每天只能做3台手术,那么很多急于做手术的人难免不会剑走偏锋想走个“后门”。因此,“红包协议”遭遇尴尬也应该跳出来看,缓解医疗资源供求关系,提升医疗水平是治本之策。
其实,我们看待“红包协议”遭遇尴尬无需刻意放大。在如今医疗水平提升与行业规范越来越清晰的现在,“红包协议”从笔头落实到心头也是大势所趋,但与此同时,履职部门清晰的思路,和我们普通民众的支持与坚守都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