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明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在“2015年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要建立失信记录,铁路、交通、民航、公安、安监、旅游等部门要利用执法检查、投诉举报、事故调查等多种途径,及时准确地记录企业和个人在春运中的失信行为,建立信用信息档案。比如要把超员、超速、倒票、逃票、宰客等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在案。使所有春运参与者都不敢违规、不敢失信。(1月25日 中国文明网)
春运不仅是一次世纪的迁徙,更记录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回归。无论工作多忙,多抽不开身,在这一刻人们都将踏上回家的路。因此,对相关部门而言,每一次春运,都相当于一次攻坚战,其的压力不言而喻。据预测,今年春运旅客人次将达到37亿人次。这相当于让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总人口搬一次家。2015春运的压力有多大,可想而之。
然而,比客运、货运更让人揪心的是,春运中的不文明行为。比如,部分旅客却无视工作人员的劳动,随地乱扔瓜果皮,每次列车员在车厢内都能清理出几大袋子垃圾;不法分子通过抢票软件,抢占宝贵的客运资源,倒票渔利;部分客运车辆,不顾旅客安全,超载、超速严重。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干扰列车、航班的正常运行,破坏了群众的出行体验,更严重干扰群众的出行安全。因此,整治这些不文明行为,保护群众的春运权,刻不容缓。
平心而论,整治超员、超速、倒票、逃票、宰客等违法失信行为,相关部门一直“蛮拼的”。可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由于春运涉及的人口众多、情况复杂、多变。加之,由于有利可图,春运也一直是不法分子眼中的“肥肉”。因此,各种违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不文明行为总是无法绝迹。春运文明陷入年年强调、年年整治,可却总是久治不愈的尴尬境地。
正基于此,此次相关部门提出,加强春运信用建设,利用信用杠杆,使所有春运参与者都不敢违规、不敢失信。笔者认为,春运守信的亮点是,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模式。一来,对旅客而言,将春运失信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之中,记入企业和个人的社会信用档案,让他们在今后的社会活动中“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这无疑加大了失信成本,有助于公众培养文明出行的习惯。二来,对客运管理机构而言,也是一次自我约束。长期以来,相关部门的管理条例,总是基于“利己”原则要求旅客,这无形中就会放松自己的自我约束,降低服务质量。显然,通过春运信用建设,可以倒逼服务机构“以旅客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
春运是所有游子回家的路,谁都希望自己的归途畅通、平安。在生活节奏加快,“累觉不爱”大行其道的今天,更是如此。因此,保证春运文明是我们共同的自觉。希望,春运“黑名单”能够成为一个撬动春运文明的杠杆,促使大家文明出行、相互礼让,以确保春运越来越顺畅,越来越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