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沾满铜臭的文艺怎能散发出馨香?

朱波

2015年01月26日14:0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去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特别强调:“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染铜臭气。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

就此,《安徽日报》刊发了“安轩平”独树一帜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文艺服务人民,必须破除功利之心、浮躁之气和因袭之风三大陋习。”可谓直指时弊、发人猛省。笔者认为,解决“文艺沾染铜臭气”这一陋习,必须弄清原因、综合施治,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数据”岂能消解艺术判断。一个时期以来,当人们评价一部文艺作品的好坏,总是把眼睛盯着票房、收视率、发行量上。“某某电影创多少亿元的票房收入”、“某某电视节目收视率排第一”、“某某图书销量达多少万册”……时常见媒端,一时间,票房、收视率、发行量等就成了评判一部文艺作品优胜劣败的唯一标准。以电影《小时代》说事,该片曾一度获得了超过8亿的票房,在全国的排片量达46.55%,这是国内电影市场曾未有过的事情,但专业影评人对电影品质的怀疑,以及主流媒体对影片表现的拜金主义价值观的批判不绝于耳。为此,一位影评人说过,“当金钱成为唯一标准,经济效益被无限放大时,艺术便渐行渐远。”因此,解决“文艺沾染铜臭气”的问题,从文艺作品评价标准角度讲,就是要彻底改变“唯票房、收视率等市场因素马首是瞻”的做法,评价一部文艺作品是否成功,当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起哄”岂能消解审美标准。观众是文艺作品的受众,文艺作品不管选择何种表现形式、何种内容,都是投观众所好。因此,文艺领域出现的问题,观众责任无旁贷。不是吗?时下,不少观众审美趣味“异化”、鉴赏水平低下,不是追求积极健康的文化产品,而是追求低级趣味的作品。特别是正如著名演员李雪健在座谈会上所说的:“现在还有一种怪现象,就是有些作品观众一边看一边骂,创作者一边挨骂一边还挣着大钱。”为此,有人调侃道,现在的观众似乎染上了“烂片受虐症”。口碑极差,反而越受欢迎,如此黑白颠倒,试问还会有多少人耗时耗力耗钱去从事文艺创作呢?因此,解决“文艺沾染铜臭气”的问题,从观众角度讲,就是要培养健康向上的文化审美情趣,不去为那些低俗的文艺作品捧场、作秀、喝彩。

“有钱”岂能在责任担当上任性。两轮齐转、两翼齐飞,文艺工作才能进步。面对“有钱就是任性”的当今社会,不少文艺评论工作者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失去了独立性,沦为金钱的奴隶,谁给钱就替谁消灾,一些宣传和炒作代替了文艺批评,文艺批评逐渐蜕化为“文艺表扬”。因此,解决“文艺沾染铜臭气”的问题,从文艺批评角度讲,就是要打破文艺批评的“潜规则”和“利益链”,倡导真诚、独立的文艺批评,让文艺评论工作者真诚、独立地为文艺作品“把脉”、“开方”,而不是为金钱所左右,搞“友情褒扬”、“红包评论”,使文艺批评变了味、走了调。

总之,作为“市场奴隶”的文艺,已经失去了人民性,浑身铜臭气的文艺又如何散发出馨香?所以,此风不刹,此偏不纠,文艺必将堕落为金钱的奴隶,铜臭甚至会玷污文艺的高贵和雅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相关专题
· 朱波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