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领导干部要有“书卷气”

刘 政

2014年12月31日13:2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古人讲求“学而优则仕”,意思大抵是说一个人学习成绩优秀了,然后就可以提拔当官、步入仕途。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在这句话中所蕴含的“读书做官”的文化基因,着实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儒士,甚至对整个中国历史也产生了不可忽量的重要影响。哪怕是时至今日,这种影响我们依然能从每年的“公考热”中窥探和感悟一番。

客观地讲,“读书而后为官”的思维逻辑和具体行为,不但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是无可非议。因为历史一再向我们证明,历朝历代的宰相鸿儒、文官谋士,之所以能运筹帷幄、指点江山,进而造福天下苍生和黎民百姓,这都得益于“读书入仕”的社会背景和人生规划。事实上,即便在今天看来,把更多的优秀人才纳入干部队伍,无疑对于干部队伍建设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有的干部身上出现的“为官而后弃书”的现象却不容忽视。

时下,在干部队伍中,一股浮躁之气日益兴起,读书之风渐渐衰落。有的干部热衷于迎来送往、交际应酬,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定力去读书。对于他们而言,读书成为了一种“回忆”,即便是工作需要的理论知识,他们甚至懒得去“临时抱佛脚”,只会消极应付,以至于工作散漫、浑浑噩噩。有的干部则热衷于读“邪书”,对他们而言,读书异变成了祈求功名利禄的手段。想获得“官运”,就把《周易》、玄学研究一番,想在官场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便把各种官场小说、“为官之道”烂熟于心。干部不读书,知识体系就会逐渐衰老退化,本领恐慌就会肆意兴起,思想境界也会慢慢蒙尘降低,思想跑偏、行为出格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干部读“邪书”,不但大好的韶光被白白浪费,旁门左道的思想更会腐蚀干部思想、异化干部行为,久而久之干部身上的官气、匪气、江湖气就会日益加重,凡此危害不得不防。

事实上,读书如同修行。放弃得越久,想要重新捡起来就越难,而一旦专心于此,就又会从中发现无穷的乐趣,最终沉浸其中。正因为书籍是种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媒介,所以无论是古时圣贤,还是当代大家,无论是本国作者,还是异国大师,我们都可以通过书籍与他们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读书更是提高自我、修养身性的一种重要手段。汗牛充栋也好,学富五车也罢,都说明读书是一个人成长成才、获得成功的必由之路。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好读书、读好书,既是一种结交朋友、健康有益的休闲方式,更是一种提高素质、有助工作的进步手段。

所以说,领导干部不妨立足于工作实际,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多闻闻“书香”,自觉远离和坚决抵制各种“邪气”。既得“又专又红”,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重新读一读,把党的政策理论认真学一学,用清新之风拂去沉积于党性光辉上的“尘土”,用思想的力量把自己的权力观正一正、把思想的螺丝拧一拧,永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又要“静修清雅”,放弃不必要的交际应酬,自觉远离推杯换盏,利用闲暇时间多读一些有助于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的文学作品,让自己的内心真正受到触动、得以升华,让自己与肤浅庸俗的物质诱惑和权力欲望彻底“绝缘”。唯有如此,干部才能始终站在群众的角度和发展的高度,提升个人境界,看淡个人得失,始终保持一颗清新静雅之心,让“书卷气”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香泽他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谢磊、赵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