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
近日,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大干部群众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一时间该片的播出成为人们争先谈论的话题,特别是广大网民们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点赞率颇高。
为何一部主旋律专题片如此受热捧?群众如此爱看?这在以往是很难看到的现象。好奇心的驱使,我一口气看完了片子,心中便有了清晰的答案。
作为主旋律作品,该影片敢于揭丑亮短、直面问题是受到群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曝光吃喝风的盛行就是典型的例子。正如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的那样,前些年党员干部相互吃请风气的盛行,经年累月形成的不正之风。还有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吴顺江批评会议多的例子。他因不堪忍受会议过多,曾经让人统计全年的会议数量,竟然达到1068个。算一算,包括节假日,平均每天还达到3个会,还有时间做其他事情吗?想想真让人受不了!当然这只是众多广受人们诟病问题的一角。八项规定出台以后,会议减少了、文件减少了,风气的变化是基层干部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的。
真人真事现身说法的表现手法,也是该片让人们更容易接受一个原因。影片中针对我党存在的四风问题,不管是现任的领导干部对当前干部作风发表看法,还是被处理的违纪干部现身说法,都没有打马赛克。例如,山东蒙阴县县委书记朱开国在表述形式主义问题时说:“有些会议文件纯属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还有一些会议和文件是为了向下级推责任……”他说的很直接,没有拐弯抹角,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没有遮遮掩掩,这种坦诚的态度,让干部群众能够接受。还有因公款吃喝被免职的原珠海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周少强,针对吃喝风说的很客观、很实际,他说公款吃喝也是腐败,言谈话语之中我们能体会到,周少强对因公款吃喝被免职做了深刻的反思。
贴近群众生活,是该片吸引人,受到群众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部影片让广大群众感觉那么真实,好像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没有一点儿矫揉造作的痕迹。就像影片中讲述的那样,领导下基层调研是做样子:把桌子先摆好,领导坐在旁边,群众围在周围,交谈起来显得非常开心热闹。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像这样的例子在群众身边发生的为数不少,群众很反感。现在党把自身这种不良的风气展示在群众面前,勇于承认,加以改正,这本身就是接地气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