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调研“被安排”根在“上有所好”

高福生

2014年12月30日09:2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2月25日,广东省委常委班子用一整天时间召开2014年度民主生活会。有常委同志在对照检查中谈到,深入系统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还不够,依然存在“被安排”的现象,看“门面”、看典型较多,看“后院”、看问题还不够深入,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12月26日《广州日报》)

上级领导到基层调查研究“被安排”现象由来已久,百姓颇有微词。这种“被安排”,不仅表现在对行车路线、参观地点和走访对象的精心设计和包装上,诸如几点几分到哪里,参观什么、听谁介绍、停留多长时间,又几点几分离开等,甚至连“围观群众”都经过了精挑细选,见了领导说什么话都进行了“彩排”。

有意思的是,近年来,不时有官员在这方面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历经“反四风”的风雨洗礼之后,这样的“被安排”虽有所减少,但并没有完全绝迹。究其原因,既与基层热衷于替领导“安排”有关,也与部分领导愿意“被安排”有关。“上有所好”,不加拒绝,“下必甚焉”也就成了必然。

调研“被安排”成为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导干部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害莫大焉。试想,当上级领导见到的情景是经过“导演”的,看到的人物是经过“包装”的,听到的声言是经过“加工”的……又怎能摸到实情、听到真话、找到对策?其结果只能劳民伤财,助长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歪风,招来群众背后骂娘。

印象中,广东省委常委班子自揭调研“被安排”之丑,已非首次。2013年10月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就对此现场进行了查摆和剖析,一年多时间后再度被重点提及,说明这种模式化的“被调研”现象还没有寿中正寝。其中透露的信息,既说明了这种官场陋习之根深蒂固,也说明在整改上没有动真来硬、打了马虎眼。

俗话说得好:看病要号准脉,打蛇要找七寸。刹住调研下访“被安排”之风,必须远离形式和作秀,从源头上净化上级领导的“爱好”,下大力气打破调研前下通知、打电话、事先踩点等“常规”,坚持轻车简从,青睐随时调研、随机调研和微服私访,调研过程中随时插入“自选动作”,同时对弄虚作假者直言厉斥。

可以肯定,只要上级领导带好头,反感“被安排”,既说又行,下级自然也就不敢大张旗鼓、公然忽悠。这样一来,调研也就实至名归,真正成为上级领导体察民情、洞悉民意、了解实情、科学决策、对症施策的重要“窗口”。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谢磊、赵娟)
相关专题
· 高福生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