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不刹住官场“酒风”,醉死的何止干部?

郑岚岚

2014年12月18日14:1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6日晚间,央视播放《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系列专题片的第二集《正风肃纪》,片中曝光了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付晓光因私公款消费、大量喝酒致陪酒人员死亡的现场。(新华网,12月17日)

4月17日,广西副镇长赴任疑饮酒醉亡,7名陪酒官员被免职;6月27日,安徽六安市寿县隐贤镇26岁的大学生“村官”马亚辉,死于单位宿舍。家属怀疑,马亚辉系“被镇领导叫去陪酒致死”; 7月14日晚,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地税局一名年轻干部,因陪调研的州局领导喝酒过量而猝然身亡……领导干部陪酒致死事件屡屡见诸媒体,难道都是酒惹的祸?

酒是中国五千年文化传承的精髓,在成为情感交流、礼尚往来的物质载体的同时,也成为了许多人攀附权贵、拉关系、拜门子的中介。官场酒文化由来已久,“酒场就是战场,酒瓶就是水平,酒风就是作风”,似乎会喝酒的干部更得领导赏识,能喝酒的干部更能派上“用场”。

酒是饭局的精华,似乎无酒不成席,不醉不休成为惯性。尤其是公款宴请,“酒杯一响,黄金万两”、选人用人少不了要“考核”酒量,“会喝一两喝二两,这样的同志够豪爽;会喝二两喝五两,这样的同志要培养;能喝酒来喝饮料,这样的干部不能要;能喝白酒却喝啤,这样的干部不能提。”乃至许多工程项目、工作检查,都要靠酒杯攻关、打通关节。对于干部工作联络应酬来说,更是不醉不足以表达“感情”,不醉不足以表明工作的重要性,若酒没有陪好,忐忑不欢的滋味不知又会折煞多少人?

当习惯了“能喝八两、绝不只喝半斤”的酒桌文化,在官场,不管男女、职位大小,要想让人“刮目相看”,离不了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的“英勇表现”。一旦入了场,往往身不由己,脂肪肝、高血脂也挡不住对方热情的“敬酒词”,只要端起酒杯那都不是事儿,豪情万丈,推三阻四,不给面子,不解风情,不知会令多少人心生不快。笼罩于如此酒风之下,只得“入行随情”,不得不“好好表现”,舍命陪“领导”。

再看,官场酒桌上公款的严重浪费现象,更是让人触目惊心,政府部门一度是茅台、五粮液等名酒的消费主力。在“一杯又一杯也不会醉”的熙熙攘攘中,喝掉的、吐掉的可是大把大把的公款。有了权力在手,为面子的需要,为攀附权贵,迎来送往的需要,将纳税人的血汗钱如此任性地挥霍,早已不在话下。

干部陪酒致死,在官场权力“迷乱任性”的酒文化中,看似偶然却是一种必然,是权力脱缰和腐化的产物。可见,其中权力“任性”已到极致,若不及时刹车,“醉死”的又岂止是干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