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克服“权力依赖”,提升治理魅力

何解

2014年12月17日16:5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要做的工作很多,要完成的任务很杂,怎样才能尽快见到成效?不少基层干部往往选择以行政权力强推的办法,久而久之,有的地方患上了“权力依赖症”,不管是推进经济建设,还是化解社会矛盾,都是行政主导,权力开路。(据12月15日《半月谈》)

如果说“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是机关干部作风的一大痼疾,那么,“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就算得上基层干部作风的一个通病。长期以来,无论是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还是应对群众诉求、服务百姓民生,不少基层干部都习惯靠行政干预、用权力摆平,口头上高喊依法行政,行动上还是离不开强制手段,方法简单,态度粗暴,“法治”沦为他们乱作为的“马甲”。

基层要走出“权力依赖”的窘境,最根本的在于依法行政、依法治理,让法治回归本来面貌。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乡村、市井的传统是熟人社会、人情社会,不管是干部还是群众,法治观念都相对不足。可以说,这也是一些基层干部“用权不用法”、老百姓“信访不信法”的重要原因。面对这种状况,基层干部在增强法治素养的同时,很有必要提升自己在施治过程中的人格魅力。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管理者,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组织人、指挥人,协调人际关系。如果只靠权力去压服众人,下属虽然表面上听你的,实际上“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更不要说工作对象会服从你了。反之,管理者如果能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部下、感召工作对象,大家就会心甘情愿地跟着你的号令走,顺着你的意见办,这样,事情的成功率会高得多。

有个故事,上世纪50年代,黄河发大水,冲歪了郑州一座铁路桥。当时由于技术力量所限,有人想了个土办法,提出组织上万人用纤绳把桥基拉正。周恩来总理批示:“可以试一试。”拉纤的当天,周总理来到现场,万人向总理欢呼。总理说:“这里没有总理,只有纤夫!”说完,脱下外套便加入了拉纤的队伍。见此情景,群情激昂,在总理的亲自带领下,人们终于创造了奇迹,用人工的力量把桥基拉正了。故事中,让万人之众心悦诚服的,固然不能完全排除权力的因素,但最主要的还是总理的人格力量。

基层干部直接与群众打交道,要善于以良好的品德、出众的才能、真挚的情感为基础,通过个人魅力的提升来培养非权力性影响力。注重以文明的言行吸引人,用通俗的语言、商量的语气、平和的语调,让工作对象感到基层干部说话和气、容易接近。注重以热情的态度服务人,放下架子,放低身段,多给工作对象一份亲切、一份鼓励、一份关爱,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注重以高效的作为取信人,坚持原则,雷厉风行,能办的马上办,不能办的解释清楚,需要时间的明确期限,让工作对象满意。

正者无畏,仁者无敌。治理不能靠以权压人,而要靠以法律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基层干部担负着服务百姓的责任,应该十分重视加强修养,磨砺品格,提升魅力,从而更好地履行职责,推进工作。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相关专题
· 何解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