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遏制党内生活不良惯性关键在教育

郭俊奎

2014年12月09日13:4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2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打破党内生活的不良惯性》。文章说,物理学中有个“惯性”的概念,意思是说,物体总有保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党内生活中的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好人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习气,就具有很强的惯性。正风肃纪稍有懈怠,思想篱笆稍有放松,这些不良习气就可能反弹回潮、卷土重来。认真品读此文,笔者颇有同感。

党内生活的不良惯性不仅会严重地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而且,会阻碍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深入发展党内民主和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下大力遏制党内生活的不良惯性,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要有效遏制党内生活的不良惯性,关键在教育。

要教育党员干部克服好人主义思想,使党内批评正常化。庸俗化是党内生活的大敌,是侵蚀党的肌体健康的毒瘤,根子是自由主义、好人主义思想在作怪。当前,一些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开展党内生活时,把团结简单地理解为和和气气,不敢开展批评,不敢主持公道,不敢伸张正义,不敢坚持真理,明知不对也不抵制,有不同意见也不表态,甚至对存在的问题也不敢理直气壮地批评,这种风气必将把党的团结引向歧途。因此,要正确把握团结的出发点,切实认清团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党的事业,什么时候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得好,党内生活就正常,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就强;什么时候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得不好,党内生活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所以,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正常化。

要教育党员干部克服“一阵风”现象,使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要彻底解决党风中存在的问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告一段落后,一些党员干部认为领导注意力转移了,执纪监督软化了,可以堂而皇之地放任自流了,这种思想惯性和侥幸心理,是对形势的误判。面对这种问题,我们惟有以“常长”二字抓作风建设,才能强力清除这种思想认识,才能保持党的肌体健康,也才能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因此,要克服“教育实践活动结束了,作风建设也结束了”的惯性思维,深入持久抓作风建设。既要打“攻坚战”,更要打“持久战”。下长功夫、苦功夫、实功夫,深挖问题,整改问题。在经常抓、抓经常中,使广大党员干部彻底摒弃不良的惯性,养成优良的党内生活习惯。

要教育党员干部严格遵规守纪,使党内约束规范化。严格的纪律,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当前,一些地方党内生活比较随意化,有些党员干部相互之间称“老大”、“小弟”,把领导当“老板”;有的领导干部身居要职,习惯于把自己和组织划等号,善于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形成事实上的人身依附关系,党内生活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如果任由这种松松垮垮、稀稀拉拉的党内生活发展下去,我们党的组织必将一盘散沙。因此,遏制党内生活的不良惯性,必须教育党员干部遵规守纪,必须重视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包括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廉政纪律、保密纪律等。通过严格执行党的纪律,使党员干部远离“高压线”,站稳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自觉用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决纠正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好人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习气,争做党的建设的先进分子。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相关专题
· 郭俊奎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