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精耕细作”

沈宏胜

2014年12月03日11:5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以保护集体和农民合法权益为核心,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从今年起,我省将在黄山市等4市试点基础上,在其余12个市选取100个以上的村,试点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并试点农村产权市场建设。由此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省范围内铺开。(2014年12月2日《安徽日报》安徽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省铺开)

土地个人承包与集体产权制度,这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立关系。其实不然,土地个人承包与集体产权的实质,还是市场化即运用市场化的方式管理土地。集体产权在“大包干”的基础上,发挥团体实力,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确保农业后继有人,让农民尽快致富。

36年前,穷得出名的安徽凤阳县实行了农业大包干,一举解决了世代困扰的农民温饱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农业改革。安徽的小岗村也因此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推动了全国范围内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俗话说,观念新、天地宽。农村实行“大包干”,是充分发挥和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有效形式,也是个人产权试点方式。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几个人合伙经营农村土地。

如今,实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从形式到内容、方法与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是内容更丰富,方法上灵活多样。像江苏华西村的发展模式,有人说是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其实,华西村的发展模式,就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一种发展方式。

华西村从“七十年代造田”,成为农业样板村;到“八十年代造厂”,实现农村工业化;再到“九十年代造城”,见证了华西村的发展历程。1999年,“中国农村第一股”——华西村股票在深圳上市,筹资2.9亿元,逐步拥有了钢铁、纺织、旅游等多个优势产业群,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成为华西村加快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用老书记吴仁宝的话说:“发展最科学,不发展最不科学”。

如此而言,安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省铺开,一方面是贯彻落实日前在合肥召开的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交流会精神;另一方面在总结安徽先行4个试点市即黄山市、安庆市、宣城市和马鞍山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扩大成果、谋求发展,全面提升安徽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安徽农村经济,全面提升农村经济水平,为农民谋福祉,才是首要,也是最终目的。

对此,关于安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该省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试点不搞硬性摊派,由各地结合当地实际,自发自愿开展。其宗旨,就是试点试验,积累成功经验。江苏华西村,没有成功先例,也没有搞硬性摊派,而是靠试点试验,敢为人先,积累经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

事实证明,安徽4市72个村完成改革试点,量化集体资产5.5亿元,近7万名社员成为股东,当年股金分红总额375万元,已初见成效,说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势在必行,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

试点不搞硬性摊派,就是要有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路的“闯劲”,结合各地的特点,发挥其特色与积极性、创造性,做大做活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篇大文章,要“精耕细作”,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民增利,为农民谋福祉。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相关专题
· 沈宏胜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