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乔乔
2014年11月,中国盐业协会披露,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议已通过第七套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并在各部委完成意见征求。方案的核心为2016年起废止盐业专营,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11月20日央视)
废除盐业专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此次意见征求,将放开所有盐的价格无疑是一项重要改革,意味着盐业专营将成为历史,有利于打破行业垄断。
“柴米油盐”盐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每餐不可缺,盐的用量非常的大。在市场化的今天盐还实行专营,所暴露出来的弊端越来越多:一是价格高,一吨盐出厂价是400元,而销售价却涨到了3000元,“专营”部门分摊的费用不少;二是专营成“划地为牢”,谁越过此界,谁就成了“垮地区用盐”,即使是数量非常少,也得进行罚款;三是随意涨价,要么以“加碘”为名涨,要么以大包改成小包涨,还有的甚至改个名称,以“精盐”的方式涨。专营垄断必然导致高价格,专家计算,全国每人每年被盐业公司多收的钱有10元,数字非常惊人。
专营垄断必然会导致垄断的利益,垄断来得钱多而快,除了部分上缴之外,留下的部分必然要寻求渠道进行消化,盐业公司的高福利高待遇是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极易产生腐败,“在食盐计划执行过程中,除负责计划的个人向生产企业索要回扣、红包外,各地盐业公司也都公开向生产企业索取高额回扣,这已是业内不宣之秘”。
盐业专卖有碍于公平竞争,没有盐业公司的认可,即使是价格再低,质量再好,也无法进入销售环节,而相反,只要得到盐业公司的认可,原本质次价高的盐却能畅通无阻,由此,盐不仅贵,而且质量也难得到提升。有了专卖这道门槛,消费者根本就无法进行比较和鉴别,只能是从一个渠道购买,被动的接受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
市场化的运作,需要市场化的机制,在此方面一些国家已经破除盐业专营,如美国主要是以六大盐业公司为主,自主研制,自行定价,互相之间进行竞争;日本实行的是全面市场化。我国人数多,用盐量大,更应破除“一家独大”的管理模式。
真正要管理好盐,不在“专”,而在“放”,不论是来自何处的盐,只要符合国家的标准,就应得到认可予以放行。将盐业放开,经营者同处于一条起跑线,优者上,劣者汰,盐不仅价格趋于公平,而且质量也将提升,更加多样化,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诚然,盐放开之后,不可避免会出现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问题,因而放开专营,监管不能放开,更应加强防范。但不管怎么说,市场化比专营更有优势,最起码消费者更能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