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荣保
最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对一些能带动百姓致富项目,大量地投资款项,资金的下拨,也的确给那些能为群众带来致富的人一些支持,给项目以活力。然而,从近年的发案情况来看,项目资金成了一些人眼中的唐僧肉,谁都想要分一杯羹。真正用到项目上却不多。少数人将拿到手的项目资金用于买房产、买豪车。加之上级部门再截留一部分,使得这种人人有份的项目资金已经完全走了样,或为形象工程搭台而浪费,或到个人手上当成直接经济收入,而不是作为经济再造血的源泉。
一些人用一些虚假项目或嫁接项目骗取国家项目资金,其实根本没有将资金用到项目上。严格说,上级部门不知道吗?知道!心知肚明,说穿了,自私欲望在作怪,小团体利益在作祟,都想分一点。项目资金:农业局有之、农业资源开发局有之、财政局有之、科技局有之……。那些开着豪车的人每年就用同一个项目向各部门申请,或者用人家的项目向上申请。每年就凭这个项目或“借”来的项目,申请到国家项目资金,拿着丰厚的资金吃喝玩乐,那些急需资金的却无缘项目资金。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也非常严重的腐败。除了查处的一部分人,追缴一部分项目资金外,绝大多数项目资金都流到少数人私人口袋里去了,却无从问津。怪谁?上级不把关,不验收,同级政府领导鼓励下级向上级去申请项目资金,然后再分一杯羹。下面的申请人当然觉得钱多不烧手,但国家有限的资金却流水一样流掉,实在可惜!
群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需要项目资金的人得不到,不急需要资金的,由于各种关系过硬,项目资金却源源不断地淌来。国家在流血!人民在流泪。表面看,我们一些国家项目资金大量下去,其实在空转,并没有用到刀刃上。不查,不堵,流失的是政府的公信,是对党形象的践蹋。
如何堵住项目资金漏洞,我觉得
一是上级部门对项目要进行严格筛选。哪些项目符合要求,哪些不符合?如何验收,必须要有严格管理的公示制度。让群众评选、让阳光晒腐、让制度制约。否则,某个领导说说,就给谁,不小心就会让项目资金流到少数有门路、有关系的人手上。或被无效利用,或被人当成购买房产资金,或被上级部门截留当奖金发。项目是什么、在哪里,有多大规模,项目对口吗?都要实地考察,有个公示的方式,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二是对项目资金使用要严格监管。开展回头看、实地看,看成果、看效益、看利用、看人头。既不能张冠李戴,也不能弄虚作假,更不能空手套白狼。查看资金有无专款专用,是否用到项目上,有无发挥作用,资金有无到位,还要公示给大家看。
三是进行问责和进入机制。一些人就凭虚假资料欺骗上级部门,或以小夸大,或以无说有,或嫁接他人项目。对于这些现象抓一个处罚一个,并实行双查机制,处罚项目申报人是当然的,对于职能部门没有把关的,对责任人要严肃处理,否则国家资金就这样白白流失,成了一些人的贪污资本,这与腐败有什么区别。不要以为自己没有把资金放进口袋就不算腐败。其实,只要没有履行职责,使项目资金或被截留或被私吞或被挪作他用都是腐败行为,当然套取或诈骗更是罪不可恕。
总之,近年来,项目资金的利用率应该非常低,起码在农村是非常低。一些人不是靠科技、也不是靠勤劳、也不是靠农业合作社的互助,而就是弄个虚假东西骗取项目资金,进行投机取巧,好逸恶劳实在罪行不小。此风如果不刹,政府的形象何在,民心何在,公信又何在,花了钱还让政府挨骂?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