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凌远
在G20的一次谈改革主题会上,习大大讲到,改革是突破发展瓶颈的治本之策。改革需要有敢破敢立的政治勇气。(人民网11月17日电 )
近30多年来,中国的改革成就举世瞩目。十八大以来,新一轮改革全面展开,不断向“深水区”破冰前进。这次习大大在G20峰会上的讲话,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笔者虽不能从理论上阐释其中要义,也试图从“平民视角”来看习大大“敢破敢立的政治勇气”来自哪里?
经济发展蓄“底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30多年的经济改革,我国十三亿人民由饥饿走向温饱,由温饱迈向小康。从落后封闭走向了开放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我们在创造了“中国式的发展速度”的同时,也正破解着“中国式的发展难题”。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习大大信心满满地告诉全世界:“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显示出我们不断推进改革的“十足底气”。
反腐倡廉树“正气”。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铁腕反“四风”、重拳惩腐败。据人民日报载,两年来,先后有56位“老虎”相继落马。涉及人物上至中央常委、军界上将,下至企业高管、地方大员;小贪小腐的“苍蝇”更是不胜枚举。这样“壮士断腕”、“敢破敢立”的决心与勇气,不仅让全国人民“拍手称快”,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更让国际社会刮目相看、由衷敬佩。我们以此凝聚了党内党外的正能量,形成了深化改革的“浩然正气”。
依法治国激“朝气”。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形成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管理陋习。政府习惯于“发号施令”, 民众习惯于“听话服从”。“依法治国”未能很好地得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确立人民的主体地位,把“权力关进法律的笼子”;中纪委四次会议明确提出:“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王岐山同志明确告诉党员:“入党意味着放弃部分公民权利”。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举措,极大地唤醒了全国人民的“主人翁”使命感、责任感,凝聚成前所未有的“中国力量”,激发出奋力实现“中国梦”的“蓬勃朝气”。
当然,就习大大而言,还有对外交往上的“硬气”、国际担当中的“大气”、亲民爱民的“和气”和日益爆棚的“人气”。凡此种种,同向发力、久久为功,汇聚成了以习大大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化改革“敢破敢立的政治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