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职称评定,走到尽头了

乃文 

2014年11月17日14:3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每到职称评定季节,不管是在校园内外,还是在实验室里;不管是在家人团聚的饭桌边,还是在上下班的班车里,只要是知识分子,就会对这一话题谈论不休。“评季”过后,评上的,志得意满;未评上的,失魂落魄。不少人更是愤愤不平。或是从此消极怠工,或是与领导“干戈相见”。现行的职称评定工作中,的确存在着各种各样令人不满、令人愤怒的怪现象。

评职称人人都要考外语。不知从何时始,考职称成了考外语的同义词。因一般评职称中需严格考试的,只有外语一项。然而许多人在平时工作中用到外语的机会并不多,而外语恰恰又需要日积月累,由此造成不少人评职称时难过“外语关”。

被称为“中国最棒的男主持人”的陈铎就是一位外语考试的“受害者”。这位年长发白、神态潇洒的节目主持人,曾因出色地主持过《话说长江》、(话说运河》、《开发大西南》等电视节目而名闻遐迩,然而在晋升高级职称时,却为要考外语而犯了难。他的成就虽然很大,最后却要用外语来评价他够不够“高级”,他只好让步。

还有些心犹不甘的人则绞尽脑汁想其他办法。一位一直热心于本职工作的老师突然开始“译书”.知其根底的人无不诧异:他是不是认得ABC还是个问号。因为他书教得不错,但没赶上学外语的年代。但是不久,他还真的出了一本“译著”,并很快派上了用场:因为按有关规定,有超过一定字数的译著者,可以不考外语。当然,他的“译著”是找人捉刀代笔的。

进“辅导班”也是个办法。所谓辅导,就是“漏题”,有的地方甚至让辅导员将外文资料译成中文,大家背诵。不过这一招现在不灵了,因为已经实行全国统考。这比以前更加规范,但“萝卜白菜一锅煮”的弊端更加突出。

为了取称到处求人发论文。1992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工作恢复后,不少地方在晋升中、高级职称的条件中加了一条:必须有两篇论文,且必须是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还要两千字以上。此后对这一条件的要求越来越严,实际上变成了“一票否决”。由此,为评职称而自己花钱出书,为评职称而求人发“论文”,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在出版界,甚至为此而创造了一个新词儿:“职称书”。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中小学教师评职称必须要有论文,一些师范类院校的学刊便纷纷出版面向中小学教师的“增刊”,一些教育团体即学会、协会等等,也争相出版“论文专刊”。一些小刊物也打起“省二级刊物”的招牌,分食一杯羹。一封封“交600-800元就能发表一篇论文”的约稿信飞向中小学校。有能力写的自己去东拼西凑,没能力写的也可找人代劳。最后是比拼各自的财力而非能力。

一纸文凭成了一把软刀子。在一次民主党派召开的会议上,二位颇有名气的电影厂厂长说:“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厂里有一大批业务骨干没有大学学历。按有关规定,他们没有资格参加职称评定。结果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会干事的因没有学历不能评职称,不会干事的却是有学历的.又必须给他们评职称。”

表演艺术界“惟文凭论”造成的怪圈的确最为突出。有几个老演员上过大学?不少有艺术才华的演员本身学历也不高。因此,一些全国数得上的大演员却评不上一级,因为上级有文件—评一级演员必须有大专学历。

实际上,在国家有关文件中,对学历、文凭并没有过于硬性的规定。但到了一些部门或地方,在他们解释上级文件的规定中,却对文凭、学历有相当明确的要求,据说这样“便于操作”、“一碗水端平”,岂不知这里却含有更大的不公平

论资排辈,无可奈何的事实。在我国,职称本身就讲究“论资排辈”。因为在不少评职称的规定里,就限定了在下一职级必须要有的任职时间。除了文件上的这种规定之外,在同样具备了相应任职时间的人中间,你还要心照不宣地等着资历、辈份比你高的人,让他们先行一步这种成文和不成文的规定,在实际生活中,就衍生出种种矛盾。

一家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室,只设立一个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0多位工程技术人员的眼睛全盯着呢:所里为此简直伤透了脑筋,最后平衡来平衡去,还是给了一位工作了35年的老同志。公布名单的那一天,大家都很平静,谁也没提意见。然而不久,所领导才发现这等于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所里接到一个新任务,需要一个课题组长,他们想请一位中年工程师牵头。他直摇头:“我不敢当这个组长,大家都是工程师,我敢指挥谁呢?他建议由新近获得高级工程师职称的老同志担任。所领导无法,转了东家转西家.听到的都不是好话。有个工程师说得更绝:“唉.您还是另请高明吧,我得省点时间养养胡子,现在不是胡子长的值钱吗?”

不同级别的职称有一定的结构比例和数量限制,本来是为防止人才浪费,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但现在职称多数是和职责分离、与待遇挂钩的,因此,带来了僧多粥少的实际利益冲突,造成了同事间的摩擦和倾轧。

可怕的是评委中别人有内线你没有。某单位评职称时,全体评委坐飞机飞到一个几千里外的城市。而且有规定,评职称期间一律不准和单位里的人联系,房间不准开长途电话,也不准打手机。据说是怕评职称时有不正之风侵袭。但谁都知道,这只是自欺欺人的玩艺儿。因为评委会成员是谁,人们早已了解得一清二楚。每次评职称,评委会人员都要忙上一阵子。递条子的,打招呼的,上门游说的,请客送礼的,简直把门都挤破了。胆子小的评委只好躲起来,胆子大的,这正是一个敛财收物的好机会。

即使评委们很廉洁,找上门混个脸熟也是必要的。现在不少单位平时疏于考核,评职称时除了外语、文凭、论文、资历等不可更动的“硬件”外,评的就主要是印象了。

去年年底,上海发生了一例教授状告“外行评内行”的官司。如果真是外行评内行并不可怕,反正内行也是凭印象在评。最可怕的倒是评委会中别人有“内线”而自己没有。某单位评职称时,两位分别管着办公室和一专业科室的副局长都是评委会的领导,而这两个部门这次评职和竞争最激烈。由于办公室主任也是评委会成员,专业科室的人就倒了霉。首先评委会组成人员、评定具体办法是由办公室主任拟定的,找的人和上级文件的条款,哪个对公室有利就用哪个。最后评出的人数没有达到应评数额,两位副局长主张对半瓜分。但办公室主任露出也应占有一份的意思,主管业务科室的副局长只好让步。

职称评比制度如何走出死胡同。从今年元月开始,山东农大改目前国内通行的职称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直接按需设岗,公开竞争,择优聘任所有专业技术职务。此举在国内高校尚属首次。山东农大这一改革,或许正预示着一场令人期待已久的真正的职称评定制度改革的风暴来临。

职称问题,牵涉千万人的心。二十多年前,人们曾为恢复职称评定而欢呼雀跃。然而近几年来,人们谈起职称评定却变得牢骚满腹。今年的“两会”上,31位来自各界的知识分子代表提出议案,要求对现有的职称评定状况进行改革。他们甚至要求用立法这一“利器”大刀阔斧地对职称评定施行大手术。的确,职称这一在知识分子中含金量最高的头衔,一直令多少神州学子为之苦苦追求。然而,时至今日,职称评定的现状又令多少人感到痛心疾首。职称贬值,教授泛滥,该评上职称的被重重“铁门槛”挡在圈外,不该评上职称的弄虚作假却能闯过道道难关。职称似乎正在失去它应有的价值,职称评定也在一天天向不正之风低头……职称评定,走到尽头了!(《杂文选刊》2000年第12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