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小官巨腐”1.2亿见证权力没“入笼”

林伟

2014年11月13日16:1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河北强力惩治腐败,今年10个月立案14808起,查处县处级以上干部238人,一批“小官巨腐”案件也被查处,“其中,某市一涉嫌受贿、贪污、挪用公款的官员家中搜出现金上亿元,黄金37公斤,房产手续68套,贪腐程度令人触目惊心。”(2014年11月12日新华网)

正所谓“贪欲无边,通天大道也嫌窄;需求有度,羊肠小道心亦宽。”两袖清风,虽贫寒,人嗟敬之;贪财满贯,虽富有,人嗟恶之。想想看,当年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有几人能全身而退?又有几人不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现如今,“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又有多少官员能跳出这一定律。河北省今年前10个月查处县处级以上干部238人,就是典型的例证。特别是据河北省纪检机关透露,该省搜出1.2亿元现金的科级干部为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供水总公司总经理马超群,目前马超群正在接受调查。这更是古人所告诫的“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的最好见证。

记得唐代诗人白居易《杜陵叟》中写下这样的诗句,“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大意是:虐待百姓、伤害万物的就是豺狼,何必一定要长着钩一样的爪子、锯一样的牙齿撕吃人肉的才是豺狼呢?这是白居易对封建社会贪官污吏的痛斥。在笔者看来,白居易所塑造的虽无“钩爪锯牙”,而实与豺狼无异的贪官污吏的形象,时至今日仍然“适用”于所有落马贪官。一个供水总公司总经理、科级干部,竟然贪腐到1.2亿元,这足以让想到唐代诗人杜荀鹤《再经胡城县》所描述的情形:“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也正因如此,笔者认为,在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高压态势下,不断有贪官被查处,而且有些人贪腐数额还特别巨大。本该是人民公仆的官员,却成了虽无“钩爪锯牙”而实为吸食人民血汗的豺狼,原因何在?主要还在于我们的相关监管制度失守。

管涌如不堵,能决防洪之长堤;贪欲如不除,可毁为官之大志。权力和廉政相加等于服务,权力和贪欲结合等于自毙。这是所有落马贪官用惨痛的代价给我们留下的泣血教训。然而,“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上级监管太远,同级监管太软”,这更是权力张狂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封建入仕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思想毒瘤还没有彻底剜去之时,依赖于官员应有的坚守与良知,是不现实的。

故此,要防止苍蝇”满天飞,“老虎”到处蹿,关键还在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尽管这样“说法”显得老生常谈,但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制度建设强调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还会出现马超群这样的“小官巨腐”,原因就是权力没有“入笼”或者说没有真正“入笼”,有些制度还处于镜中花、水中月,中看不中用。所以,我们只有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一起防,继续加大制度反腐、法治反腐力度和进度,对官员职务违法犯罪和失德失信行为实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法治与德治双轨并重,才能让权力得以驯服,规范运行,才能让官员减少走向贪腐的几率。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相关专题
· 林伟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