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佳韫
随着反“四风”、改作风的深入,从严治党成为政治新常态,一些干部身上的“不适应症”也越来越明显。一些干部“四体不勤”,暴露“本领恐慌”,值得深思。(人民网)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事务不断增加,领导工作越来越忙,本来应该自己做的,却并没有自己做,一些领导干部习惯凡事被人代劳。开会被人代劳,写材料被人代劳,工作决策被人代劳,深入基层和群众被人代劳,甚至打饭倒开水都被人代劳……这些种种的代劳导致一些干部闹出“去机场不会办理登机、去医院不懂怎么挂号、乘公交不知如何投币”的笑话。这些笑话和窘态都归结于一些领导干部四体不勤、高高在上、贪图享乐、官架十足,习惯有事找人代劳,从而陷入唯权、唯上的不良循环中。
干部生活能力不足的背后,暴露的是领导权力的无所不能及脱离群众的特权弊病。要想祛除官场坏习气,根治官场特权病,关键还是要破除“官本位”意识,放下官威、放下架子、放低姿态、接好地气。
领导干部生活出现“难以自理”的状况,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官僚主义作祟,政府官员患上秘书依赖症,是权力悬空于基层的结果。领导干部要放下官权,还权于民,为百姓办实事,谋福利,放下官架子,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听听百姓意见,如此才能听到群众发自内心的声音。
领导干部脱离群众,“四风”就会兴风作浪,就会加深干部与群众的隔膜。联系群众,不能华而不实,要多走走“乡间小路”,多去去“边边角角”,多沾沾泥土气,说群众话,办百姓事,亲力亲为,才能切身感受群众的苦辣酸甜。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有责任和义务为百姓服务,支配群众赋予的权力,不能因为一己之私,贪图享乐而忽略自己的为官之本。腐败的本质是权力脱离基层的公为私用,政府官员要意识到自己“生活难以自理”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才能将作风之弊的“病原体”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