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波
30日,记者从福鼎市宣传部门获悉,29日微博爆料的“福建福鼎市市长儿子殴打安全员”一案,经初步调查核实,并非福鼎市市长包江苏的儿子,是另一位郑姓副市长的儿子。(10月30日新华网)
自从“我爸是李刚”被网络热炒以后,“我爸是XX”就成了一个社会热点,每次出现都会带来不小的轰动效应。笔者印象中“我爸是市长”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上次是温州高三学生马某肇事后,谎称“我爸是市长”,谣言虽假,事后新闻媒体也做了澄清,但是在社会上造成的恶劣影响却难以抹去。这次真实的“我爸是市长”事件发生以后,社会上又是一片哗然,有人认为儿子坑爹,是“子不教父之过”;也有人认为“我爸是市长”是权力炫耀,唯有让权力不再出轨,才能让儿子不再“发威”;更有人主张要彻查“郑副市长”,让其身败名裂。
但是笔者觉得,虽然俗话说,“爹是英雄儿好汉,爹是混蛋儿混蛋”。但是,在历史上和生活中“爹是好汉儿混蛋”的例子也不少,谁又敢拍着胸脯保证,一个为官清廉、两袖清风的官员家里不会出个“败家子”呢?因此笔者不赞同在对现场情况未经充分求证的情况下,在事实尚未调查清楚之前,就戴着有色眼镜看“郑副市长”,做有罪推定,这样做太主观臆断了。
民用航空器上严禁用手机,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市长”的儿子不听正常指挥,殴打安全员,还蛮横地用“我爸是市长”来威胁、恐吓空乘人员,显然是不对的,肯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其家长也应该反思自己对子女的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但据此就怀疑“郑副市长”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显然是矛盾扩大化、思路无厘头化了,这种看似义愤填膺的冲动,往往会让事件背离真相,更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我爸是李刚”事件,经过有关部门详细调查,已经证明是一场误会。据目击者说,李启铭确实说了“我爸是李刚”这句话,但这是为了向保卫处的说明自己是谁,并无叫嚣之意。虽然,李刚之子李启铭也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但遗憾的是,炒作“我爸是李刚”带来的恶劣影响却挥之不去。类似“我爸是李刚”的叫嚣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里此起彼伏,让人们感慨“官二代坑爹”之余,也依稀能看到“权大于法”的人治陋习带来的“后遗症”,以至于有些人在“我爸是XX”面前往往会失去理智。
要根治“我爸是XX”后遗症,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不断努力。首先,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其次,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规范权力运行,加强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法治建设水平,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再者,广大人民群众也要学法懂法用法,通过不断加强法治教育,培育法治意识、培养法治观念,不断强化群众监督职能,彻底把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广大群众要不断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能被别有用心地人牵着鼻子走,要沉着冷静,理性思考,不能一见“我爸是XX”就怒不可遏,变成网络暴民,甚至试图用所谓的“民意”去干扰法律的公正判决,“药家鑫事件”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