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接地气”的基层干部哪会有“污名”?

李勇

2014年10月29日16:3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污名,顾名思义,就是指坏名声。基层干部被“污名化”,主要是指基层干部被群众误解误读,并因此冠以“污名”,致使基层干部在思想上受刺激、工作上受干扰、生活上受委屈。长期以来,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基层干部的形象也容易被扭曲。如何破解基层干部“污名化”现象?笔者认为,基层干部要“去污名”,还得从自身做起,多“接地气”,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让自己“硬气”,让群众服气。

作为基层干部,是最直接与群众接触、打交道最多的干部。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上,基层干部要转过“最后一个弯”、“越过最后一道坎”,径直走进群众家门,真正走进群众的“心窝”里,走到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感受到基层干部的真情和真心,从而拉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千万不要成天待在办公室,坐等群众有问题找上门来,而应当主动上门服务,如此,群众才会更乐意接受,也才能给予基层干部好评。

对于基层干部来说,不仅要“走进”群众,更要能说群众话,会用群众语言,才能真正“读懂”群众心声。用群众语言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无疑就是最好的方式,这比电话咨询和会议宣传的效果要好得多。面对面交流,用真情打动群众,打消群众与干部的心里隔阂,让群众从心底里理解干部、接受干部。这样,干部才更容易了解民情民怨,同时,群众也才更容易理解干部的难处和苦衷,才能切身体会基层干部的艰辛和不易。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心里总有杆秤。对于基层干部来说,进村入户与群众交流了解情况后,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实实在在为群众做实事,切实为老白姓排忧解难,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让群众真正看到基层干部辛勤工作后的效果,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基层干部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如此用“实打实”的作风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才能赢得群众的满意和赞誉。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干部做得再好,群众不一定都会满意,多多少少会有些意见。因此,作为基层干部,我们在做好其他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到“背对背”收集好群众意见,并做好核实处理和整改落实工作,以低调的姿态展示出基层干部厚重、踏实、诚恳的工作态度,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基层干部的变化,并发自内心认可和颂扬。如此,才能真正除去基层干部“污名”,扭转基层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