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挑选服装哪能靠消费者的鼻子?

刘晓

2014年10月28日17:2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记者从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了解到,该省最新公布的儿童服装质量检测情况通报显示,超过六成的儿童服装在甲醛、纤维含量、产品使用说明等指标上不合格。工商部门提示,消费者在购买儿童服装时应注意查看标识是否齐全,在挑选衣服时可以闻一闻是否有异味,若有刺激性气味的不建议购买。(10月27日人民网)

当人们还在为吃进嘴里的担心时,穿在身上的又不让人放心了,而且还是孩子的服装!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宝贝,儿童服装也加入问题产品的大军,让人还怎么忍?尤其是甲醛,含量超标会降低人体免疫功能,引发多种疾病,孩子幼小的身体能承受多少疾病的折磨?又会让多少家人揪心?笔者不禁想问,从业者的良心,你到底落在哪儿了?

让我们先来看看,64%的不合格到底是什么原因,甲醛、pH值、色牢度、纤维含量、产品使用说明等等,甲醛和pH值是最令人担忧的,降低免疫力、易生疾病,改变皮肤环境,失去抑制细菌的能力。这绝非简单的颜色、款式、大小的问题,而是足以损害儿童健康的大事件。64%的不合格折射的是儿童服装业的良心缺失,工商部门的提示看似贴心,却是既不能治标,更不能治本,面对如此多的问题产品,不想法子解决,却在这儿温馨提示,假如温馨提示有用,那是谁在纵容这么多的问题产品制造、销售,并穿在了孩子的身上?

对于超半数的儿童服装质量出问题,正确的态度应当是什么?第一,相关部门严格履责,对于危害身体健康的不合格服装,严禁销售。即便再劣质的衣服,也会有人购买,不能等到一件衣服害了一个人的时候,再反过头来追责,事后诸葛亮不如在事前采取措施。第二,完善服装生产的相关规定和法律法规,企业自查,上级部门抽查,若有违反相关法律的问题,就要严格惩处,用法律约束企业的行为。第三,加大公众监督,畅通举报渠道,让问题产品无处遁形,让问题企业无处藏身,真正将黑心商家揪出来,将优秀企业推出去。

总而言之,辨识问题产品,不能将责任推给消费者的鼻子,企业责任、部门责任不能转嫁,消费者花钱不是为了闻味儿,而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只有员工本着良心生产,企业本着良心发展,部门怀着责任督查,才能将产品质量引到正轨。将心比心,这不是帮了别人的忙,而是为自己的孩子撑起了健康,为这个社会撑起来未来!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