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农企成官员“提款机”当反思

谢启东

2014年10月21日16:5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0年受贿200余次,牵涉粮油、畜禽、餐饮等78家农企;千万“家产”中,受贿金额250余万元,另有810余万元无法说明来源。日前开庭审理的安徽省农委农业产业化指导处原处长金树芳贪腐案,揭开了官商“人情往来”的冰山一角。(10月20日《长沙晚报》)

金树芳10年受贿200余次,贪腐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尤其是该案子还是由另一起案件“意外”牵出,骇人听闻,令人费解。金树芳收受78家农企好处费,受贿金额250余万元,另有810余万元资金来源不明。显然,农企成了金树芳的“提款机”。这暴露了涉农资金管理制度、规则的漏洞以及监管严重缺失,值得人们深刻反思。

制度规则漏洞是腐败的温床。金树芳为78家企业提供帮助,其中,八成企业为戴“龙头”帽。正是省级龙头企业的申报、评审、复审及国家级龙头企业的推荐申报、监测,都存在制度规则不规范,不明确,有空子可钻,企业领导看中了农业产业化指导处处长金树芳的权力和作用,拉拢巴结,符合条件的担心不给好处办不到“龙头企业”,条件不够的为了办到“龙头企业”,都给其好处费,互相效仿,形成了一条潜规则,甚至有的不符合条件的,则办成“关系龙头企业”,以骗取国家补助。

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有人说,当权力缺乏监督和制约时,腐败就如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事实告诉我们,监督是权力运行的“安全阀”,远离监督的权力,相伴而来的必然是腐败。金树芳贪腐案之所以能够10年受贿200余次,是因为监管缺失。如果不是监管缺失,就不可能有长达10年的贪腐时间;如果监督到位,金树芳或许早就被发现,被查处,又怎么可能受贿200余次?

官员和商人勾肩搭背,注定搞权钱交易。官员和商人的交往,通常是商人看中了官员手中的权,用金钱美色等各种手段拉拢巴结官员,官员一旦被商人的糖衣炮弹击中,就会把商人当兄弟朋友,被商人牵着鼻子,滥用权力,为商人谋取私利。金树芳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其收受的78家农企好处费,九成以上都是企业的“一把手”送的。从我国查处的一些官员腐败案也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官员腐败除了自身原因以外,都有受到不法商人用金钱、女色等诱惑的原因。

“人情往来”是官商权钱交易遮羞布。官员和商人称兄道弟,建立的那种所谓的朋友关系,常常利用过节时到官员家中走访,以“人情往来”为幌子送上节礼,实质是商人给官员戴上了个“紧箍咒”,官员就会混淆情与法、公与私的界限,搞权力寻租,帮助那些所谓的朋友兄弟谋利。如,金树芳案子中多位涉事企业负责人坦承:他们与金树芳仅仅是朋友之间正常来往,逢年过节人之常情送点东西。这种“人情往来”,就是官商权钱交易遮羞布。

试想,如果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制度规则很完善,执行很严格,如果监管正常,如果金树芳不能滥用权力为这些农企谋私利,难道这78家企业还会二、三次至七、八次地送钱给金树芳?还会有这样的“人情往来”?

因此,各部门单位要按照“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要求,健全完善制度规则,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则办事,要强化监管,落实好监管责任,杜绝监督管理流于形式,走过场;每位手握公权者,都要汲取金树芳贪腐案的教训,牢记习总书记“诱惑太多,围绕权力的陷阱太多”的教导,抛弃贪欲,绝不把潜规则当作自己应得的回报,守住和商人交往的底线,秉公用权,遵纪守法。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相关专题
· 谢启东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