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落地“家随岗走”,须实施细则先行

纪世雄

2014年10月20日16:1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为切实解决干部“走读”问题,陕西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在工作地安家的意见》的通知,要求相关干部在工作地就地安家,配偶要随调随迁。规定引发热议,有人对其可操作性提出质疑。对此,当地表示将在实践中梳理总结,明确细则。(人民网)

干部走读现象被诟病已久,走读干部两头兼顾、精力分散,不仅影响自身的工作效率,更会造成基层群众找人难、办事难,长期下去,不仅“走”低了工作效率,而且“走”差了干部形象,“走”疏了干群关系。如何解决干部走读问题,即保证干部长期在岗,随时开展工作,又能让干部兼顾家庭,心无挂牵,陕西省试行的这一干部“家随岗走”政策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但如何让这样的好政策落到实处,使群众满意、干部愿意,就必须要制定出一套科学、严密、细致的具体实施细则来加以保证。

首先,从干部层面来说,家庭的迁移不同于个人的调动,配偶的工作、子女的就学、老人的照料、家庭的安置都是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再加上城乡之间职位收入、教学质量、生活条件等方面存在的差距,这些问题都大大降低了干部“家随岗走”的积极性。要解决好这些问题,让干部愿意“家随岗走”,既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政策要求,做好干部的思想工作;又需要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兼顾每一位干部的家庭实际情况,在配偶职位安置、子女就学、家庭住房等方面给与一定的倾斜和照顾。

其次,从群众层面来说,干部“家随岗走”从根源上解决了干部的走读问题,使干部更加贴近基层固然是好事。但是,干部家庭随迁随调中可能产生的巨大权力寻租空间和腐败漏洞又难免不令人心生忧虑。干部配偶的工作会不会由调动变成升迁?干部家庭安置的住房会不会成为另一种隐形的福利?有关部门对于干部随迁家庭的照顾是否会影响到公众的利益?这些问题不公开,群众的疑虑就不会消除,“家随岗走”的政策就难以令群众满意。

此外,干部“家随岗走”还要充分考虑到干部自身发展和离任调转等因素,在具体的实践中,理应对实行“家随岗走”干部的最低任职年限加以规定,避免因干部频繁调动造成行政资源方面的巨大浪费。

“走读干部’住下来,作风才能实起来”。在就职地安家,既有利于干部扎根基层,更长远的开展工作;又有利于干部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但如何才能住得好,住得实?考验的不仅是干部的作风,更是政策的科学性和执行的严密性,只有细则先行,阳光开路,“家随岗走”才能真正令干部愿意、群众满意。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谢磊、赵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