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雷
一些家住城里的基层干部,不深入群众、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是常常往家跑,被称为“走读干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收官之际,共有6484名“走读干部”在专项整治中被查处。这是中央首次大规模集中处理这一长期遭诟病的干部作风问题。(10月16日 人民网)
一个乡镇长,让反映问题的群众跑了20多次没见着。是群众无理被拦,还是乡长太忙不见?都不是,真正原因竟然是“乡长是走读干部、不经常在单位”。做为一个单位的党政领导,工作时间单位见不到人,干什么去了谁知道?
有人说,“走读干部”也是人,且现实情况复杂,要予以体谅。但笔者以为,“走读干部”不能拿个人权益说事。
自古就有“忠孝不能两全”之说。为国就得舍家,为家就别入仕途。踏入公务员的队伍,就不能把个人权益摆在前面。“人民公仆”不只是一个名称,更是一份责任。是人民给你这样一个岗位,让你代替民众行使权利,管理事务。岂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在公务员的队伍里,干部异地任职并不少见,甚至已成主流。本来干部异地任职是为了让干部避免过多的外界干扰,创建一个好的履职环境,更好的服务群众。然而“走读干部”的出现,却寒了一方百姓的心。试想如果大家都拿个人权益做“挡箭牌”,要求做“走读干部”,那群众的权益谁来保障?政府的职能如何有效发挥?不能充分发挥职能的政府部门,不取消就得“添丁进口”,势必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又如何能取信于民?
我们也看到,“走读干部”大多都是家住高一级行政区域,到低一级行政区域任职。还没听说从下一级升迁上一级“求走读”的干部。我想原因应该就在于,到了县里,干部就想方设法把家安迁至县城,家属随迁,争做本地干部了。
这也就暴露了“走读干部”心态,无论什么情况都不想自身权益受损。这种狭隘的个人利益至上者,不是人民需要的干部,任何组织都不应给他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