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还有多少“公开秘密”领导从未听说

郑端端

2014年10月08日16:1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年前,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判决,判陕西省泾阳县蒋路乡政府(撤乡并镇后归安吴镇)支付给村民张积阳企业转让费约150万元。19年中,政府仅还款约20万元,而乡(镇)总共更换了9任领导,现任镇领导甚至不知道还有这笔债务。(10月7日 中国新闻网)

乡镇政府欠债长达19年,如今“陈年往事”被“倒腾”出来,现任的党委书记竟然用“因为领导工作移交时都没提到这笔债务”、“没听说过”来搪塞,不可否认,存在这样的可能,但作为乡镇“一把手”统揽乡镇经济发展的全局,连财务事项难道都不清楚吗?

事实上,当事人张积阳因信用社正起诉他,催还连本带息欠款约700万元,他在无可奈何之下才选择找政府“讨回公道”,虽然其中牵涉法院的强制执行和传闻张积阳卖给政府是个“烂摊子”的情况,但很多“事实”都已经久远,无法证实。但法院的判决书却清楚明白地写着“判蒋路乡政府支付张积阳企业转让费约150万元”,而且是经过了两级法院的审判,这是铁的事实和依据,不容更改。

不禁想问,在90年代,如此政府败诉的“沸沸扬扬”之事,在群众中肯定已经是人人皆知的公开事情,然而在几任领导那里却仍是一桩“秘密”,不得不让人费解,是“领导故意忘记”还是“债务真的没有交接”?我们不得而知。

诸如此类领导不知道、不清楚、没听说但却在群众中早已是“公开秘密”的事件也都曾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上报道过。华东地区的一位民营企业主自寻短见,走上绝路,原因竟然是当地政府拖欠工程款,他因背负了几百万元的高利贷不得不选择“一了百了”;河南省新乡市东方宾馆挂起条幅,老板向古固寨镇政府讨要吃喝欠账;6月,北京延庆一乡村饭馆老板马先生拿着白条,将延庆一村委会告上法庭;安徽三义镇政府公款吃喝欠债20余万元17年未还。这些事件的背后是一些地方政府长期拖欠债务,有的是“新官不理旧账”,有的玩资金“躲猫猫”,致使法院的还债判决书俨然成了“法律白条”。

不得不说,为什么在群众中早已是“公开”的事情,而在有些领导那里却一直还是“秘密”和“未听说”。究其原因:其一,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化,官僚主义作风,脱离群众,远离实际,不把百姓的小事难事放在心上,选择性“装聋作哑”;其二,问责缺位,一些领导干部为官不为,怕担当,新官不理旧账,千方百计遮掩真相,对人尽皆知的事实,死不认账,如此导致“官赖”横行。

笔者认为,“国以诚立心,人以诚立身”,政府部门应当是整个社会诚信建设的引领者。如果政府都“耍赖”,诚信建设必然出现危机,作为社会管理者,不仅会让政府管理中的成本增加,更容易引发群体仿效的社会消极作用,影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更危及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

一言以蔽之,对于在群众中早已“公开”而领导却“不知道”的现象,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首先,要建立政府财务公开机制,真实客观详细地公开债务情况,接受社会、群众和媒体的监督,更让那些对债务“视而不见”的领导干部“哑口无言”,同时要顺藤摸瓜,深挖把“公开”当“秘密”背后的猫腻。其次,完善领导干部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强化对政府债务的审计和监督,对主政者实施决策终身追究制。同时对那些为官不为、推诿扯皮、拖延应付、不抓落实等庸政懒政行为,开展全面督查,责任追究,严肃问责,防止领导干部乱丢“烂摊子”,遏制“官赖”横行。再者,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要以诚待人、守信办事,让守信者畅通无阻,让失信者寸步难行,推动“诚信”在全社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发更多社会发展正能量。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