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习近平在国庆招待会上的讲话发出什么信号?

朱 波

2014年10月08日16:0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9月30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国庆65周年国庆招待会上发表讲话,提出了“坚持同人民在一起;坚持走自己的路;坚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改革创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把中国共产党建设好;坚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坚持高举团结的旗帜。”这八个“坚持”,内涵丰富,意义重大,为破浪前行的中国航船确立了新航标。(10月2日 人民网)

事业关乎百姓福祉。习近平同志讲话开篇就以主题的形式,鲜明地回答了“我们事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如何发展我们的事业?发展事业需要什么样的对外政策?发展事业的关键所在?需要什么样的作风才能发展好我们的事业?”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以百姓心为心”,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众所周知,习近平主席曾在陕北插队7年,与老百姓结下不解之缘。自十八大以来,从太行山深处的河北阜平到“瘠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从湘西特困农村到沂蒙革命老区,深入老少边穷地区,关心百姓疾苦,关注社会公平。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这是《道德经》中的一句话,意指为政者应没有私心私欲,能够体察民心、倾听民声、顺应民意。古往今来,民生大如天,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公孙丑下》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这里的“道”讲的就是民心。为政者只有不存私心、不谋私利,不“乱为”、“妄为”,自觉“去甚、去奢、去泰”,才能做到“以百姓心为心”。

背离党的群众路线的“四风”之弊,究其实质就是私心作祟,没有做到“以百姓心为心”。所以,任何人决不能为名声而名声,决不能挖空心思、不择手段来刻意追求、猎取名声、谋取私利,这样本末倒置,就会走向愿望的反面。正如《道德经》中所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唐代卢藏用,早年求官不成,便故意跑到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隐居,借此抬高自己名声,混个一官半职,结果“终南捷径”成为用形式主义手段赚取名声的千古笑谈。

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其例,贫困县不顾实际,耗资2亿建政府办公大楼,成为官僚主义追求名声不择手段的反面典型。而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有些党员干部也患了猎名之疾,为追名逐利不惜曲解政策,无视纪律,突破法律法规的底线,导致好人主义至上,求稳怕乱,一团和气,遇事绕道,回避矛盾,不敢负责,目的就一个不得罪任何人;有的人投机取巧,八方钻营,哗众取宠,相互标榜,相互吹捧,骗取尘世浮名,打造向上爬的梯子;有些党员干部大搞形象工程,明知无力为而为之,过度超前大建宏伟工程,劳民伤财,干部出风头,群众吃苦头,为名害民,千方百计搭建升迁的台子。如此等等。这种种行为和现象,追名逐利进入病态,不仅害己害民,也违背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终自己必然要付出代价,受到应有处罚。这是我们必须要坚决反对和摒弃的。

民间有句俗话说得好,叫“树要皮,人要脸。”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珍爱自己的名声,这是最自然、最起码的追求,但要努力摆正名声与民生的关系。民生是本是内核,名声是末是外形,只有真情系民、真心为民、真正惠民,通过踏踏实实的工作赢得百姓的认可,群众才会信任你、拥护你、跟着你。常言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老百姓认可的名声才是真名声。因怕出事而不干事,用小恩小惠、小伎俩笼络周围的人心,但“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即使博得圈内“好人”的美名,终究是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党员干部只有把个人追求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利益紧密联系起来,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干好事、干实事、干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才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这样得来的名声才是真名声、好名声、实名声。

新航标已确立,信心已爆棚。只要中国这艘巨轮沿着习近平主席确立的航标破浪前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就在前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相关专题
· 学习路上
· 朱波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