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少一点“替民做主”多一点“为民做主”

梁雅芹

2014年09月23日17:0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共中央、全国政协21日上午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涉及人民利益的事,必须让人民广泛商量。(9月22日人民网)

有的干部说:“新农村建设让群众住上干净明亮的楼房;环境综合整治让村庄漂亮整齐;新农保、新农合让群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这些明摆着的好事群众都不支持,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惠农政策越来越多,社会福利越来越好,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在一些地方党群干群矛盾却越来越复杂尖锐,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好事”办不好的根子在于没有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前,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经济意识越来越强,他们不仅需要面包和牛奶,更看重民主和自由。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一方面各种矛盾和问题凸显,另一方面管理和服务水平没能跟上群众的需求,一些新的民生政策反而引发了新的矛盾纠纷。一些矛盾表面看来是利益冲突、意见相左,而实际上是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征求民意不够充分。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很多“不民主”的产生正是权力观错位所致。身为党员干部首先要明白的是“手中权力来自谁,用之谁”?如果这个问题搞不清楚,甚至产生了混淆,势必引发群众怨言。领导干部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也是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如果总是高高在上、独断专行、脱离群众,凡事“替民做主”,终会导致失民心、丢民意、缺口碑。

充分发扬民主就要彻底改变观念。“天下为公,官为民仆”,群众的事情一定要让群众来做主,尤其牵扯群众利益的事情更要让群众广泛参与,为官者要做的就是要以服务之“渠”引管理之“水”,更好地为群众谋福祉。群众民主意识的提高,给党员干部执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员干部不仅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还要用正确的方式为群众办事。老百姓既渴望生活水平的改善,更希望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党员干部只有沉到基层结穷亲,走进基层听民声,深入基层寻良策,少一点“替民做主”,多一点“为民做主”才能让党性散发出泥土的芬芳,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