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让教育“红线”真正红起来

顾仁 

2014年09月19日14:3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哈尔滨市依兰县高级中学教师冯群超在课堂上索要教师节礼物一事近日有了处理结果。当事教师被撤销教师资格,清除出教师队伍。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宿金来被免去党内外职务。给予依兰县分管教育工作的政府副县长田芳行政警告处分。哈市纪委对依兰县纪委书记丁长林进行了诫勉谈话,责令依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作出了深刻检查。另有他人受到不同的处分。(9月19日新华网引《黑龙江晨报》)

一个教师公然辱骂、索要礼物,竟然处理了这么多人,看起来是不可思议,其实是理所应当。这是加强师风师德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落实教育部6条“红线”的必然结果,也是落实党委抓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具体做法。

今年7月,教育部下发了《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的文件,具体划出了6条“红线”。检验6条“红线”是否落地,今年的教师节是一场考验。但是,有媒体报道,扬州的一位家长给幼儿园老师送了大闸蟹,冯群超没有收到礼物而辱骂学生。这些都说明,6条“红线”还飘忽在半空中。

6条“红线”不能落地的原因,大体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系统自身的有令不行。如依兰县教育局就召开全县教育系统会议进行了学习传达,要求各学校校长将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位教师,但依兰县高级中学就没有传达和贯彻。二是地方纪检监察部门的不够重视。他们认为党风廉政建设只是党员干部中的事,教师中的风纪只是教育系统的事,存在着分家的思想而有所疏忽。哈市纪委对依兰县纪委书记丁长林进行了诫勉谈话,可以是这个问题的佐证。

教育部的6条“红线”,其实是抓行风建设的规定。行风建设,是全社会的事,不仅教育部门要认真落实,我们的纪检监察部门更有责任统筹抓落实。只要是党风、政风、行风,包括社会风气,我们都有着责任的担当。

是“红线”,就不可逾越。这与交管部门所设的红灯一样,要严格做到“红灯停”。但是,在教育部设定6条“红线”以后,还是有人在跨越“红线”,这就反映出个别地方党委、政府在管理教师队伍、纠正不正之风的工作上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同时反映出对社会上存在的教师收受礼金、礼品的不正之风缺乏警觉,丧失了警惕性,思想教育和监督管理不到位。因此,我们必须引以为戒,要让教育“红线”真正红起来。

首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在系统内开展彻底排查,进行广泛的警示教育,使每一名党员干部、教职员工都能对“红线”有正确的认识,使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成为自觉行动,形成常态。其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严格落实监督责任,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四风”和违反八项规定的问题,坚决纠正和查处行业不正之风,查处逾越“红线”的违规行为,为党风、政风、行风、社会风气的好转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如此,“红线”才能不会暗淡无光,才能真正红起来。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