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别让基层干部从“老黄牛”变成“老黄油”

蒙春利

2014年09月15日15:5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工作中,我们常常把对待工作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尤其在基层一线不计得失、默默无闻的干部誉为“老黄牛”。但是笔者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是顶梁柱的“老黄牛”因为长期深居基层,身处同一岗位,一再降低对自己、对工作的要求,变成了“老黄油”,甚者还成为许多负面声音的发出者,令人惋惜和担忧。

何谓“老黄油”?资历“老”,长期在一地从事某一种单项工作,时间长,资历久;态度“油”,对工作拖沓推诿,对责任划清界限,对成绩无动于衷,工作激情锐减、工作标准急降,失去了本该坚守的责任和使命,流落于无纪律无约束无原则的环境中放任自流。这变化不仅阻碍干部个人的成长,还会挫伤周围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带来人心涣散、庸懒散软的负面影响,更会损害党的形象,助长各种不良风气的滋生。

究其原因,除了自身理想信念有所放松以外,根本还在于组织在关心、督促、管理和使用干部的制度机制上有所疏漏。要防止这种变化,不妨从用人机制和人文感情上同时着手。

首先,要大胆选任干部,保持“动力”不变。其实在“老黄牛”干部的内心也渴望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渴望工作实绩得到组织的认可,渴望选人用人公正。因此,这就需要组织部门有懂才、爱才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大胆选任一批安心基层业绩突出的干部,真正做到为“老黄牛”干部撑腰壮胆、提拔重用,以此来产生强大的示范导向作用。

其次,要形成轮岗交流常态,营造“一池活水”氛围。“老黄牛”干部长期在一个地方同一岗位工作,也会存在思维模式固定、创新方法固化、执行方式单一等问题,这既影响干部个人成长,也影响工作的开展推进。因此,完善基层干部交流机制十分必要,不能因为“老黄牛”干部工作敬业、专业过硬,用起来“得心应手”,就长期“困”在一个地方,“压”在一个岗位,应健全干部交流机制,通过岗位调整、工作交流等方式使“老黄牛”干部得到全方位成长,不断激发他们的工作创造力。

最后,要真切关爱,打造“价值港湾”。“老黄牛”干部一般都有苦不诉、有功不表、不主动向组织提要求,各级党组织对待这样一群朴实无私的干部,更应加强留意和关心,困难时搭把手、委屈时撑个腰、低落时鼓个掌,激励他们干好工作,真正感受到做事有成就感,甘为“老黄牛”!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