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朴磬
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在和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习总书记谈到,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9月9日新华网)。习总书记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对教师的殷切希望和对教育的深切期待,广大教师应对照“标准像”,照一照“理想信念”、照一照“道德情操”、照一照”扎实学识“、照一照“仁爱之心”,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广大教师肩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神圣使命,应把稳“方向盘”,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能糊里糊涂沦为宣扬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的“公知”,还自诩“学术自由”。
始终坚持道德情操。爱国爱民、敬业奉献、正直诚信、友善宽容等道德情操,书本灌输、口头说教总是苍白的,关键要靠教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入眼入心,上行下效,潜移默化。教师品德高尚,才能教导学生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教师如果自私自利、圆滑世故、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教出的学生自然少不了品行不正之徒。
始终保持扎实学识。“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甚至一潭水。”教师的“术业有专攻”,体现在专业上有更丰富的知识、实践上有更深切的体验、思考上有更明白的见解,有了这样的“底子”,才敢“学高为师”。知识日新月异,科技一日千里,学习稍有松懈,便要落后,教师不仅要做教育者,更要做学习者,走在学习的前沿,走在学生的前头、再前头。如果自己都没有扎实的知识、清晰的思路、明确的方向,如何授业解惑?只能以己昏昏使人昏昏,误人子弟。
始终秉持仁爱之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中国有一句古话:“亲其师,信其道。”两句话都说的是同一个意思:只有热爱学生,才可以教好学生。正确认识学生的年龄特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乐于宽容学生的过错,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做到循循善诱;教导学生学而不厌,激励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做到谆谆教诲,总之,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收获教育的成功和成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