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一把手“末位表态”要克服“三随”

李少葵

2014年09月01日15:0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日,湖南省委制定印发《党委(党组)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规则(试行)》,明确规定各级党委(党组)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议事决策时,书记作为“一把手”应当末位表态。(8月27日《湖南日报》)

在现实中,有些“一把手”自以为自己总是比别人高明、甚至自我感觉高人一等,在工作中一锤定音、一插到底、一手遮天,听不进、也容不下不同意见,使得身边的其他同志要么知而不语、要么噤若寒蝉,最终一个单位要么怨声载道、要么死气沉沉。

民主集中制,概括地说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一把手”民主意识缺乏,就会搞成“家长制”、“一言堂”;一个单位集体集中缺失,就会一盘散沙、七零八落。既有民主,也有集中,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班子集体才会有凝聚力、亲和力和战斗力。“一把手”末位表态就是对民主集中制的生动实践,要求“一把手”不仅要勇于牵头,也要敢于放手,更要善于抓总,在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运筹帷幄、统揽全局。

“一把手”末位表态不是不愿担责的“随便”。有些“一把手”可能会认为,末位表态既然是“综合各方面意见提出建议方案”,那么就什么都听大家的,就算是决议结果错了,错也不在自己而在大家。这种“随便”的背后,就是想着如何在出现纰漏、触犯错误之时,把自己本应担负的一把手之责撇得一干二净。

“一把手”末位表态不是随波逐流的“随性”。也有些“一把手”会认为,末位表态既然是众言在先、己言在后,那么一样还是可以自己关总表态,可以不管先头大家怎么说,后头还是可以按照自己意志来表态,即使后面有“提请会议表决”一环,但是往往很多时候“一把手”的末位表态就当然地成了最终的决议结果,“末位表态”的程序设计不过是一个让个人意志民主化的幌子而已。

“一把手”末位表态不是一团和气的“随和”。还有一些“一把手”会认为,自己末位表态不能成为在赞同一部分人的同时,也得罪了一部分人。因此,对大家的意见不做概括性表态,玩起了“太极推”、“障眼法”,他人面红耳赤,自己气神若定,反正老好人做到底谁都不得罪,最后看起来相当民主、一团和气,其实本质上就是不想事、不干事、不成事的“为官不为”在作祟。

当然,要防止民主集中制变味走样、流于形式,在严格推行上级党委(党组)以及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监督检查机制的同时,其实也可以引入群众监督机制,主动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群众代表、一般干部职工等人员列席党委(党组)会议,延伸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内涵和层次;还可以建立舆论监督机制,将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等决议结果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就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实效性,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评议。

说一千道一万,关键在于落实。“一把手”末位表态是一肩挑两头,不能有失公允、有失担当、有失理性,要入脑入心更要入行。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