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26日08: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建设海洋强国,于法有据,于理应当。面对毫无根据的非议乃至横加阻拦的图谋,中国有足够的清醒和定力将自己的战略意志转变为切实行动
中国作出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来,国际上一些一贯难以正视中国和平发展的人又找到了新的发作点,频频借题发挥,鼓噪所谓“中国单方面改变现状”,试图给中国贴上“恃强凌弱”和“挑衅”的标签。这些针对中国的恶意揣测和制约纯属无事生非、别有用意,在事实面前也全然站不住脚。
中国建设海洋强国,于法有据,于理应当。从历史来看,中国的大门曾被列强从海上撬开,作为一个传统陆地大国,只有加强海洋意识,坚固海上国门,才能杜绝安全隐患,避免重蹈历史覆辙。从现实来看,中国当前对海洋的总体开发和掌控能力与大国地位并不相称,在利用海洋资源为自身现代化发展服务方面也还有不少功课需要补,海洋强国建设势在必行。
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和平发展的理念寄寓其中。西方海权论学者马汉“控制海洋就控制了世界”的思想在海洋史上曾产生过强大影响力。荷兰、西班牙、英国都曾从海上崛起并称霸一时,似乎为这种理念提供了注脚。然而,历史同样证明,单靠武力、只图私利的海上扩张终将是昙花一现。中国和平发展的国家意志和当前世界客观现实,决定了中国建设海洋强国不可能走以往海上霸权的老路,而是要靠坚持和平发展、维护海洋秩序和平稳定来实现。
周边海上争议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绕不开的一道坎儿。如何处理争议,关系到中国领土主权等核心利益,直接影响中国国家安全和经济持续发展。中国“不惹事”,坚持以和平方式,与有关方直接谈判解决争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大局。中国也绝不“怕事”,将时刻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准备,坚决维护自身应有权益。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坚定维护对钓鱼岛、黄岩岛、仁爱礁的主权和海洋权益,排除干扰、完成中建南项目油气钻探作业,维权行动取得积极成效。
海洋的流动性和联通性决定了海洋发展比陆地发展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任何国家开发、利用海洋都不可能“一家独大”。只有通过加强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才能孕育更多海上发展的生机。中国建设海洋强国,一方面依靠自身努力,提高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创新海洋科技、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也将加大对海上合作与共同开发的关注与投入,坚持将具备条件的项目先做起来,努力与周边国家在渔业、科考、旅游、油气等领域达成合作安排。
作为世界海洋大国俱乐部的后来者,中国加强在海洋学科前沿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国际交流,培养一批海洋学科领域的法律、技术专家,积极参与公海秩序维护、海底矿区勘探、两极利用等国际事务,在大陆架委员会、国际海洋法法庭、北极理事会等重要国际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一系列积极作为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国在海上的软实力,而且能为世界提供更多的海上公共产品。
中国迈向海洋强国的脚步正在坚实前行。面对毫无根据的非议乃至横加阻拦的图谋,中国有足够的清醒和定力将自己的战略意志转变为切实行动。
《 人民日报 》( 2014年08月26日 03 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