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悔罪是救赎与宽恕的基石(人民论坛)

曹鹏程

2014年08月17日07: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纪伯伦的这句诗,送给感化并宽恕了日本战犯的中国人民,再合适不过。

  8月16日,国家档案局将45名日本战犯的侵华罪行自供全部发布完毕。1956年,在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上,这些双手曾沾满鲜血的强硬军国主义分子纷纷主动认罪。参加旁听的外国记者评论:虽然检察官与战犯、受害者与战犯、证人和法官与战犯各自的立场不同,但所有人都异口同声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这在国际审判史上绝无先例。

  45名战犯通过认罪找回了人性。岛村三郎在《从中国归来的战犯》一书中这样记叙:从开始悔罪时起,我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我希望能在法庭上以死刑的方式终结自己的人生。开庭那天正值炎炎夏日,岛村浑身湿透,却表情肃穆,一直没有伸手擦汗。在自述时,他忽然双膝跪地,泣不成声:“我当年是一个魔鬼,残杀了那么多善良人的儿女,却从未落过一滴眼泪……”

  外国记者看到的“绝无先例”,背后蕴含着新中国改造日本战犯的努力。翻开史料,可以从无数细节感受到这项工作的艰难和伟大:刚到抚顺战犯管理所,战犯们并不认为自己有罪,在得知自己不再是“战俘”,还曾激烈地闹监;管理所的科长,亲自与战犯们一起回忆家乡,互相讲述战争给个人带来的惨祸,直至深夜;身怀家仇国恨的工作人员,忍着悲痛做米饭和鱼肉给战犯吃,自己却回家端起一碗白萝卜;骨折的战犯,被瘦弱的中国医生背着爬楼,流泪忏悔对不起中国人民……是真相的还原、正义的感召、人性的温暖,让“鬼”变成了人。

  相比起来,留在日本的一些人,却始终没有放下“鬼”的恶念。一些右翼势力始终想方设法地掩盖侵略历史、否认战争罪行,不仅令日本人多年无法洗清精神污点,也逐步动摇了战后的和平基础。对于悔罪的日本战犯,他们贴上了“洗脑”的标签。实际上,抚顺战犯管理所根本没有强迫过他们。恰恰相反,跟西伯利亚的生活完全不同,战犯们不用劳动、衣食无忧。他们是在读书看报中了解到的世界真相,在人性环境中反思出的战争罪恶。与之相比,那些至今仍在传播错误历史观、美化侵略战争的人,才是在给日本国民“洗脑”。

  1956年的那次审判,45名罪大恶极的日本战犯甘愿伏法,甚至求死以向中国人民谢罪。但并没有一名日本战犯被判死刑,另有1017名战犯免于起诉。回国之后,大多数人终生都在揭露战争罪行,为保卫和平出力。那些重新做人的日本战犯,包括平安返乡的日本开拓团侨民,还有被中国母亲哺乳的日本残留孤儿,都会刻骨铭心地记得,中国没有要求日本血债血还。马克·吐温说过,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恕。中国从未动摇还原历史和声讨罪行的信念,因为否则就等于无视苦难与牺牲,正义与罪恶就无法区分;中国却也从未吝啬宽恕,因为和平基因就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中,放下对血海回头、诚心赎罪的日本人的仇恨,共同争取未来,中国人始终无怨无悔。

  悔罪,是自救与宽恕的基石。这是“抚顺奇迹”留给世界的宝贵财富。昨天的战犯顽石点头,最终赢得了正常的人生。铭记前人曾经犯下的罪行,认清国家曾经走过的邪路,由此警示后人、播种和平,今天的日本方能完成自救和获得宽恕。这也是让中日走向更伟大和解的唯一之路。


  《 人民日报 》( 2014年08月17日 04 版)
(责编:赵晶、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