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消除围观”重在“信息公开”

凤城泽瑞

2014年08月08日14:4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8月6日下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公安局发布了拜泉辅警执勤中与违章车主发生口角的情况调查报告,同时决定对在执勤中发生严重违纪的协管员岳某予以辞退,对五中队中队长朱某予以全局通报批评。(东北网 8月6日)

近年来,交警打人不算新闻,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早已司空见惯!纵观此次拜泉交警打人事件,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事件并没有出现网友过多围观批评,甚至罕见地还有不少网友表扬拜泉县公安局处理公正得当。

究其原因,在于拜泉县公安局处理及时、公开迅速。事件发生于5日下午,当天下午拜泉县就进行了立案处理,6日下午即发布了处理结果,处理的速度不可谓不快,从而第一时间消除了公众围观。

细看本次事件,拜泉警方并没有采取“护犊子”的做法,也没有武断地强调对与错,而是快速主动地采取调查,并及时发布调查报告及处理结果,用行动赢得了网友赞誉。换句话说,如果拜泉警方没有进行妥善处理,必然难以消除网友疑虑,更有甚者,可能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截至目前,虽然交警打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且造成了不良影响,但是拜泉警方处理交警打人事件的做法完全正确,还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总的来说,经验无外乎两点,一是能够及时向公众公开信息,二是能够秉公处理打人当事人。

可以说,这两点经验,一方面消除了公众疑虑,另一方面树立了政府形象。正是拜泉警方妥善的处理,将一件极有可能演变成重大网络围观的事件,成功还原为一起普通的社会治安事件,从而避免了官民对立和矛盾激化,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由此可见,对于政府单位来说,信息越公开,公众的情绪越稳定,社会也会更加和谐;执法越公正,公众越认可,政府的形象也会更加高大。因此,笔者认为,消除公众围观,不能一味地逃避责任,而要诚恳地公开真相,用公正的态度还事实一个真相。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