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国兴
在党中央重拳反腐的形势下,党的十八大之后,一个又一个身居要职的腐败分子被追究,人们在拍手称快的同时,都注意到了一种现象:腐败分子之中的一些人相互之间往往有种种密切关联,甚至同属于某个圈子。这种整个圈子相继“陷落”的现象,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议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圈子相继“陷落”的现象?这是因为在某些单位或系统、地区的腐败发展过程中,一些人因为利益交织,逐渐形成了腐败行为的互动,甚至这种互动不断发展,最后形成了严重腐败。而这种圈子就是在腐败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往往是在正式工作和交往中被掩盖起来的一种隐形的网络。最后,这个圈子中的某个人出了问题被查处,就很容易“拔出萝卜带出泥”,整个圈子的盖子被揭开。这样的结果,是腐败自身发展逻辑使然,也是反腐败逻辑的必然。
近些年来,腐败发展有一种“圈子化”的趋势,尽管严重的腐败圈子只是少数现象,但是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和注意。一些手中握有权力的腐败分子,在个人权力寻租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工作关系、同乡关系、同学关系或者其他种种关系,进行寻租上的利益交换,建立和形成腐败的圈子。而这样的圈子一旦形成,腐败行为必定会随之加重和升级,于是这个圈子就成为了腐败的“重灾区”。一旦一个腐败的圈子被揭开后,人们就会发现其腐败程度往往比孤立的个人的腐败要严重得多,甚至触目惊心。因此反腐败的一个重点,就是发现这样的腐败圈子,重拳打破它们,清理它们。
腐败圈子的形成和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和党的宗旨对立的,因为身在其中的人追求的是利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和圈子的私利,这同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追求当然格格不入。因此腐败圈子的产生和发展,必然败坏党风政风,甚至搞得一个单位、一个地方乌烟瘴气。这是党和人民所决不能宽恕的。因此对于这样腐败的圈子,发现一个,就要彻底清理一个。
对于腐败圈子要严加清理,但是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其难度。因为凡是在这样的圈子之中,腐败分子都是相互照应的,甚至相互“罩着”,想尽办法对于反腐败工作设置障碍,进行化解。因此不是特别有针对性地、强力度地推进反腐败工作,往往收效甚微。最近在党中央重拳反腐的部署下,终于在这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一定要及时扩大战果,巩固成果,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清理腐败圈子,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战场,其顺利推进意义重大。同时,我们还要反思腐败圈子形成的原因和教训,消除其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今后在制度和机制上对之严加防范,防患于未然,防止其生成、发展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