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三措并举”杜绝“百姓问政”变“秀场”

葉归根

2014年07月15日16:1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为何本应拉近与群众距离、树立干部形象和政府部门公信力的“百姓问政”却遭遇信任危机?专家表示,“百姓问政”中,如何应对群众提出的困难和问题是一面镜子,折射的是干部“为民情怀”的多少。(7月14日人民网)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问题也越为越突出,人民群众对政府管理社会的心理预期也越来越高。百姓问政,把衡量政府的尺子交给了老百姓,政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让执政者自省、自励,自我加压。居庙堂之高的官员要面对江湖之远的“百姓考官”,发问者侃侃而谈,回答者或从容不迫或一头大汗。然而,在许多“百姓问政”后,老百姓等到的并不是问题的快速解决,而是各种各样的敷衍和推脱,甚至套话连篇。官员的托词借口越说越顺溜,使“百姓问政”渐失信任。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成为扎扎实实的行动。“百姓问政”应该成为问政于民、问需于民的舞台,就是要官员塌下心来,认真虚心听取百姓的意见建议,不摆官架子、不走形式、不穿小鞋,更要贴近百姓,让百姓敢说,这样才能征求有效的意见。

要健全问责处理机制,对久拖未解决的事件处理要加大责任追究。“百姓问政”,重要的还是如何寻求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解群众之所急,不能意见提出了,便石沉大海,要切实保证问题有预案、有措施、有成效,百姓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才能让“百姓问政”有真效果,明确责任人职责,做到事事有责任、件件有落实,避免问政流于形式。

要建立健全广泛的群众监督机制。官员对于百姓的答复要及时公开,对于民众的承诺要放到面上来,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划定时限,明确到专人,自觉接受百姓的监督,让官员有“压力”,这样解决问题才有动力,使“问政”成为“不掺水”的有效监督方式,使百姓问政制度化、规范化。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