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当官不太平  太平莫为官

文火武山

2014年07月04日15:2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一直保持高压态势,无论是“大老虎”还是“小苍蝇”,都严查严打,果断出击,始终遵循“零容忍”反腐,“出重拳”治贪。周一拍苍蝇、周末打老虎,一张张反腐成绩单相继公布,一个个党内蛀虫被清除出队伍,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

然而,随着中央从严治党的制度笼子越编越密,狠刹“四风”的作风篱笆越扎越紧,部分党员干部开始流露出一些思想上的疲态:觉得“当官没劲了”,风险越来越高,回报越来越少;觉得“当官太难了”,担子越来越重,权力越来越小;觉得“当官太严了”,门槛越来越多,机会越来越少。这种思想疲态反映在工作中就表现在决策力的迟延、执行力的下降和创新力的停滞。个别党员干部甚至沾染上“不贪不占也不干”的负面情绪,消极对待工作,慵懒散慢浮。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为了不犯难,宁可不迎难;为了不挂彩,宁可不出彩。这种想当“太平官”的现状持续下去,势必会削弱党员干部的干事成事能力,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从而导致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下降。

当前,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普遍反映有了“危机感”、“压迫感”、“束缚感”,这原本是作风建设动真碰硬、取得实效的良好开端,应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但一些领导干部如果因为这种思想上“洗礼”、作风上的“高压”就变成了行动上的“矮子”,这是绝对不可取的,也是绝对不允许的。对此,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

因为,评判一个领导干部是不是称职,既要看面子,更要看里子,既要会做事,更要能成事,既要保稳定,更要敢突破。不贪不占只是为官从政的底线,绝非上线;无疏无漏只是办事做事的基础,绝非目标;无过无错只是为民服务的起点,绝非终点。那些一心想要求安稳、事事都想保太平的人,倒不如不做官。因为一个没有冲劲儿、没有干劲儿、没有闯劲儿的人,即便做了官,也是昏官;一个没有理想、没有信念、没有担当的人,即使做了官,也是庸官;一个没有自省力、没有自制力、没有自控力的人,即便做了官,也是贪官。这些官即便暂时混迹于干部队伍里,潜藏在领导阶层中,也迟早会在党纪国法的威慑下,在干部群众的监督下现出原形,翻身落马。

古人云:政者,正也;官者,管也。为官者,实则是人民公仆,自当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忠民之事、为民请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为仆者的本分,也是为官者的操守。宋太宗御制《诫石铭》石碑上,曾书写着“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箴言,犹如暮鼓晨钟,发人深省,诉说着对每一个官员的教诲与告诫。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市县委书记座谈时,也曾将内乡县衙的一副对联作为对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劝勉良言,“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从中可以领悟到,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更要有为。为官者,切不可贪图安逸、养尊处优,更不能碌碌无为,自甘平庸。要相信:没有等出来的成绩,只有干出来的辉煌。

那些认为当官没劲的人,只因贪念太重,那些感觉当官太难的人,只因志向不坚,那些抱怨当官太严的人,只因内心不静。倘若心无旁骛、夙夜在公,则欲念不生;倘若心系百姓、肩挑大义,则难事可成;倘若心如止水、淡泊名利,则清风自来。因此,奉劝那些在当前转作风、刹四风、正党风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企图尸位素餐、平安着陆的官员们一句:当官不太平,太平莫为官。有位虽易,有为不易,且干且努力;谋官虽易,守官不易,且行且珍惜。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