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让“回汉”杂居开出“团结”花

阳春

2014年07月04日15:1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聂开何许人也?云南武定西和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干部,但他所做的事却不普通。从1997年担任村干部以来,为促进“回汉一家亲”他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回汉两族因为宗教信仰以及风俗饮食方面的巨大差异,长年累月积下来的摩擦嫌隙不可谓不多,要想解开双方的矛盾、疙瘩,实属不易。但他用十年的时间,不但把这件事办成了,还办得漂亮,这其中的艰辛,他从不提,只认准一个目标,走稳、走正、走实、走好,让“回汉”杂居开出“团结花”。(新华网,6月29日)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地区的党员干部,“团结”是一切工作的最高准则,“宣传”则贯穿所有工作的始终。把民族团结政策记心上、宣传挂嘴上、行动在腿上,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言蜚语,走到哪传到哪,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屋里户外,把“团结、和谐、稳定”深深印到群众脑海里,才能打破回汉壁垒。

互相尊重,入乡随俗。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共处,都是建立在尊重和沟通的基础上。到汉人家里,尊重汉族习俗,在饮食上从简,不求大鱼大肉,饭管饱就行;去回族家里做客,“猪”“杀牛、杀羊”等字眼尽量别提,主人家怎么安排就怎么做,坦然受之。有时民族之间的矛盾往往都是由小问题引发的。以前,回汉矛盾较深时,有汉人赶着猪想从回族聚居村寨经过,都会被扔石头,堵在村外,被迫绕道。并且,只是因为一句骂人的话就引发回汉斗殴的事也时有发生。随着回汉通婚、杂居的越来越多,彼此间的理解、宽容逐渐加深,这种现象正在慢慢减少。

以心感人,以情动之。不管回族还是汉族,都属于中华民族,都是“中国”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手心手背都是肉,伤到哪面都会疼。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回族也好,汉人也罢,所持有的感情都是一样的。汉族“女儿”倾情照顾“回族妈妈”八年,回族妇女16年“拉扯”大脑瘫汉族养女,看到这样的情感交融,谁还会在乎民族、血缘!只要以真心待之,种族绝对不会成为感情的隔阂。

以法管族,不偏不倚。民族杂居地完全是大杂烩,各色各样的人都有。在遇到回汉冲突时,群众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煽动来闹事。遇到此类问题,一切以法律为准绳,以公正严明为原则,绝不偏袒任何一方,以免矛盾扩大化。回民有错,那必惩之;汉人不对,也不包庇。是非对错,心中得有“法律”这把天平称着,有“公道”这把尺量着,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