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城管“临时工”何时能不再“抢头条”?

暗伤连城

2014年07月03日14:0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日,网友爆料“南昌市西湖区系马桩城管中队城管敲诈商家”。视频中身穿制服男子问商户索要香烟,要求其每个月送一条烟。当天下午,记者联系西湖区宣传部门得到回应,该涉事男子已被开除。(7月2日 人民网)

如果问在中国哪种职业最吸引公众目光,那么答案必然是“城管临时工”。这一职业每每以负面形象长期占据媒体“头条”——几乎城管们每出一次新闻,就能上一次“头条”,而往往出事的城管都是“临时工”,鲜见“正式工”。在“城管索烟”视频曝光之初,就有网友打赌这一定又是“临时工”,果不其然,又一次被网友们猜对了。

近日,这名索烟的城管“临时工”毫无悬念的占据了“头条”位置,又毫无悬念的被单位“开除”处理,同样毫无悬念的是,依旧没有任何领导对他的行为负责。但是,就算这名城管只是一名临时的“协管员”,其执法时却代表的是背后的“城管局”,怎么一出了事,单位和相关领导就能瞬间撇清关系呢?这究竟是心照不宣的“默契”,还是长期以来的“潜规则”作祟?

城管临时工向商户“索烟”,价值虽不算高,也够不成“索贿”标准,但在一家商户每月索要一条烟,十家商户呢?百家商户呢?这些都没有查清,只是根据偷拍的视频草草做出“行为不当”的结论,继而开除这名“临时工”,是否有些不明不白、避重就轻?究竟是他个人的行为,还是执法队集体的作风,是否也该给公众一个交代?

其实,这些城管临时工并非一开始就这样“嚣张跋扈”的,在工作之初,他们也曾小心翼翼、兢兢业业,然而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老油条”才开始出现。这样的职业规律是导致临时工不断“抢头条”的一大原因。因此,城管单位有必要每个月为临时工们“讲讲课”,规范协管员的执法行为,并且做好权责划分,将协管员的行为与带领执法的正式工“责任挂钩”,协管员做错事,正式工同样担责,增加他们“执法违法”的成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避免城管临时工们天天“抢头条”。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