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
2014年应届毕业生数量逾700万,在实体经济面临诸多困难情况下,相对于2013年的“最难就业季”,这一年被称为“更难就业季”,公众普遍对毕业生就业前景感到担忧。(中国铝业网 6月24日)
面对史上最难就业季,不同群体有不同的反映。近日,一则华东交通大学为毕业生发碗的消息引发热议,也为“史上最难就业季”抹上了一抹笑意。但吐槽归吐槽,“史上最难就业季”终归是来了,怎样避免“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已然成为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教育部最新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高校毕业生突破700万,2014年或成更难就业季,广大应届(毕业)生需要尽早确定职业规划了。
“最难就业季”是否就是毕业生求职就业的冬季呢?依笔者看来,“最难就业季”里仍然有“毕业生的春天”。
以往的毕业季,有的毕业生面对严峻就业形势,选择去西部支教,既为了自己的公益梦想也可实现就业;有的毕业生选择到农村务农,迸发青春火花;有的选择考研,暂时后延就业;有的挤向考公务员的独木桥;有的选择继续北漂;也有的自己创业,等等。无论是哪一种就业观和由此选择的就业或创业道路,都是毕业生们的一种人生阅历。
也许,众多毕业生中,所谓的创业者只占少数,除了有敢闯敢干的勇气外,也需要独到的判断和应对创业的智慧。而相对于少数创业者,更多的毕业生则是被“工厂式教育生产”出来的劳动者,这就需要每一个毕业生在求职中体现属于自身的特色,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自身定位,拥有就业岗位所需的条件要求。一些高校毕业生选择回炉再上职业技术学校,就是因为感悟到就业市场的特定要求,重新优化知识技能结构,从而找到了自己就业的出路。
除了需要毕业生自身进行良好的职业设计、心态调整之外,更需要政府层面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宽松透明的创业环境,为公平就业、更有质量地就业提供政策支持。高校也需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相关指导,以避免毕业生求职中走弯路、入歧途。
人生需要舞台,青春更需要绽放。当毕业求职季来临时,与其手足无措,迷茫彷徨,不如及早做出职业规划,做一只毕业求职队伍里的“笨鸟”。与其这山看着那山高,不如脚踏实地,心态平和,“骑驴找马”,为最终寻找到心仪的工作打下基础。
相信毕业生群体能够迈过“最难就业季”,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就业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