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韵律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云南省委昨日公布《关于中央第五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的通报》。通报指出,立案查处了少数省直部门人员参加境内外“豪华培训班”花费巨资的问题和昆明市挂职副市长朱永扬聚众大吃大喝等问题。(6月19日 人民网)
可能,无论是从级别上讲,还是在事件性质上说,副市长聚众大吃大喝,都很难吸引公众的注意。然而,加一个挂职的前缀,顿时让这则纪委通报,具有了标榜意义。纪委对挂职副市长开刀,既给广大挂职干部敲响了警钟,彰显了对干部的监管,无死角、无缝隙、无盲点、无特区,也预示着对干部管理的升级。
挂职,本是让官员丰富阅历,充实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上下交流任职、跨地域交流,蔚然成风。应该说,大部分干部能够在任职中,不忘使命,认真履职。但是,也有部分干部,把挂职当成了公款旅游,平时点个卯,开会举个手,浑浑噩噩的过日子。由于,不占本地干部编制,以及涉及到双向管理问题,一般只要不出格,本地党委、纪委、组织部门,往往对挂职干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然而,越是对挂职干部的区别对待,越容易让挂职干部与本地干部不合群。本地干部会想,同是国家干部,同吃一口饭,同干一份活,为何对我们自家的孩子管得严,外来的干部却有奶喝?同时,外来干部也会因为区别对待,放不开面子,甩不开膀子,无法投入到工作中去,开始自暴自弃,甚至刚开始挂职,就开始进行“归来”倒计时。如此一来,挂职成了闲职,挂职的意义也徒具观赏价值。
此次,对挂职干部的“小节”进行通报,说明云南已经把挂职干部纳入到管理范畴,是干部管理的重大突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挂职风气。逼迫挂职干部摈弃“镀金”思想,不敢走马观花的“看客”,不能沽名钓誉的“稀客”,扑下身子多磨炼多接地气,掌握真本事。当然,对挂职干部与本地干部一视同仁监管,只是完善挂职干部管理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一视同仁考核,一视同仁分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帮挂职干部克服水土不服,真正长知识、增本领,造福桑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