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韵律
有网友近日发现,在黑龙江201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的招考计划名单里,报考哈尔滨市呼兰区地税局基层分局的专业要求一栏上,赫然写着“体育、体育学、运动训练”,备注则注明“哈尔滨市户口或哈尔滨生源,乒乓球项目国家一级裁判,具有乒乓球高级技能职业资格”,且该岗位要求报名者必须是应届毕业生,需要具备本科学历。(6月12日 《羊城晚报》)
税务局招聘乒乓健将,本已就让人怀疑,附加条件更是一个明显的投名状。哈尔滨市户口或哈尔滨生源,乒乓球项目一级裁判,一下子把多数普通考生排除在外;应届生、本科学历,又把专业运动员挡在门外。想想看,要乒乓球人才,又拒绝外地人、专业运动员,估计除了当地体院的乒乓专业学生,符合岗位的没有几人。是不是萝卜招聘,已不言自明。
目前,黑龙江省招考办已对录用职位调整,“乒乓招聘”被取消。然而,真相不能随着岗位调整被删除。有关部门,必须解答两个疑问。一是,地税局一般都只招聘管理类、计算机类毕业生。为何用人单位对乒乓人才如饥似渴?是工作需要,还是领导爱好,亦或是夹杂着利益纠葛?招考条件指向如此明显,偶然还是有鬼?
二是,哈尔滨市呼兰区地税局属于省直管单位,招聘公务员需要单位申报,层层审核。即使单位有心糊弄,难道市局、省厅,以及省公务员局,都没有发现问题么?这到底是,一路复制下级申报表惹得祸,还是有人在闯关?倘若,以上两个问题不能厘清,公众的遐想就会无限放大。因此,有关部门必须查清楚、讲明白。
实际上,在公务员招聘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奇葩的门槛。明显的如,07年福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招录,要求乐器演奏水平须达十级。隐形门槛更多,比如,本岗位适合男性、要求xx专业且本科必须是211大学毕业等。诚然,大多数招录单位设置条件限制,是为了选出与岗位匹配度高的人才。但也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有人通过设置招聘门槛,让自己人出位,反把优秀人才拒之门外。
因此,公务员法虽没有对招聘条件的设置,提出具体要求。但是,相关单位绝不能放任,乐器演奏水平十级、乒乓国家一级裁判等奇葩要求闯关。组织部门,要通过乒乓招聘,举一反三,必须把招聘条件的设置,纳入正规的管理轨道上来,绝不能因为奇葩门槛,坏了公考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