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彪
日前,广东佛山市首批48名青年民营企业家结束了为期半年的国企挂职生涯,恢复了“自由生活”。自去年11月底,佛山市委组织部从100名报名者中挑选48名青年民营企业家,分派到36家国企挂职。48人中超过一半是70后至90后的“富二代”。有人质疑,政府操心干预民企接班人是否有此必要?挂职模式成效几何?“佛山民营企业已进入新老交替关键时期。”佛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元新说。(5月28日《京华时报》)
近年来,“富二代”给人们的印象纨绔不堪:挥金如土、炫富斗富、飙车撞人、包机娶亲……所以,政府关心培养民营企业“富二代”的话题,一直以来在坊间都有着极大争议。
对于靠自己打拼出来的“富一代”民营企业家来说,期望自己的孩子能继承家业并发扬光大,无不是件令人欣慰的事。然而从现实情况看,真正愿意接班的“富二代”并不多,有的即使接了班,往往也是在家族压力之下的无奈之举。民营企业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关心培养“富二代”,帮助民企完成新老交替,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来考量,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正是在这种语境下,早在2009年,江苏部署用两年时间,在全省培养1000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大批“富二代”得到进党校学习和到国企挂职锻炼等机会。据悉,北京大学历史系也曾推出了“富二代”培训,旨在帮助我国民企实现“基业长青”,所教内容有10多个版块,涉及“修身之志”、“传统文化传承”、“创业和兴业”和“美国西点军校训练”等。
“近水识水性,近山识鸟音”。显然,佛山市此次组织挑选48名青年民营企业家到国企挂职锻炼,也是基于对当地民营经济长远发展而慎重作出的重大决策。一方面,可以使“富二代”在实践中熟悉我国的国情,掌握有关政策,见识国企先进的运作机制,增强领导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基层员工的亲密接触,不断增强平等意识,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诚然,“富二代”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能练就点石成金的本领,却能在逼真的环境中受到情商、财商、政商等多方面的熏陶,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了,通过摸爬滚打将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了,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和拓宽就业的渠道不都拓宽了吗?
相关专题 |
· 付彪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