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公考零分”的官方解释公众为啥不信

福满天下

2014年05月22日16:2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3人考试,除了125.5分的第一名成绩,其余22人全部为零分。”针对公务员省考成绩遭到质疑的问题,负责招录工作的云南省人社厅回应称,“0分”并非是录入系统出了问题,而是正常现象。0分,有可能是考生出现了违纪情况,包括代考、作弊等,也不排除有弃考的情况。”(5月22日新华社)

在公考越来越透明、公正、公平的今天,如同此次云南省公考总体成绩所显示的那样,“零分”现象并不少见,出现“零分考生”也不该让人担心。毕竟,在利之所诱面前,难保考生不会铤而走险,想尽歪招作弊,也确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临门一脚”时因缺乏勇气而弃考。某种程度来说,出现“零分”现象很正常,但“一个招考岗位出现大面积零分,有且只有一人过关”的结局,则让此种成绩显得玄之又玄,多少有些不那么正常。

在笔者的印象中,“零分占比接近96%”的公考成绩,“一人上岸众人落水”的笔试结局,不敢说“后无来者”,起码也该算得上是“前无古人”。“恰好只有一个人通过了笔试,恰好其余笔试考生除了会违纪就只会弃考,恰好除了上岸考生能力出众其余考生都是来‘打酱油’的”……当如此多的“巧合”牵连在一起,当匪夷所思的笔试通过率摆在眼前,难免让网友怀疑这是否又是一起“萝卜招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事发后,官方在第一时间的回应,让人们不再担心是录入系统这个“天灾”在作祟,但作为掌握事态第一手资料的权威部门,人社厅对整起事件的了解似乎并不是那么透彻。从“有可能考生违纪”,到“不排除有弃考情况”,官方解释中的不严谨、不肯定、不确定,怎能不让网友疑虑重重。查证22个零分考生成绩出现的来龙去脉,想来应该不是很复杂,而证明唯一过关考生的清白则显得更为重要,拿不出铁一般的证据,只靠简单的推论就想当然的给出解释,既不能服众,更无法打消公众的顾虑。

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公考的权威公正性不容亵渎。在真相未明之前,公众对“23人考试22人零分”的质疑虽稍显偏颇却情有可原,而一边倒的舆论风向标则更表明这起事件不能等闲视之。究竟事实真相确实是诸多巧合凑巧发生在一起,使此次考试成为一场低概率的“奇遇”;还是其中存在“猫腻”,是变相的“私人定制”,我们期待有关部门能通过细致的调查,还原事件全貌,给公众一个令人信服的交待。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