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死都拦不住”的腐败“魅力”在哪里?

陈央

2014年05月21日17:0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5月19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庭上,坐在被告席的贵州省交通厅原厅长程孟仁应该不会忘记,整整10年前,他的前任卢万里就是在这里被判处死刑,不禁感叹:“卢万里的‘死’都没拦住后任者继续贪。”(新华网 5月20日)

从卢万里“落马”到程孟仁案发,十年间,两任领导,都走上了腐败这条不归路,似乎前任领导的死刑对后继者毫无触动,这场“前腐后继”的腐败接力并没有因惩治的严苛而散场。这也折射出了现今腐败生态,个别干部对于贪腐的热衷还远胜于对制度的敬畏。

其实,反腐败斗争在面上效果明显。对一批批贪腐分子的惩治,驱散了政治雾霾,让观望着放弃了侥幸,正直者获得了平静,但对于个别顽固分子,作用并不明显。在同一个时期,反腐的手段大同小异,只要摸清了门路,还是能规避风险的,这种取巧方式成就了腐败变异,腐败也随着整治手段的改变而改变。正如卢万里和程孟仁的腐败,虽本质相同,但 “招数”却提高了几个档次,可以看出,交通领域的贪腐经历了一个从“大胆”到“含蓄隐蔽”的演变路径。

干部在贪腐上“贼心不死”,与监管的断代有关。反腐败斗争,“防范未然”的意识还未跟上,还有点“被动反击”的意味。反腐方法的创新、制度的健全对巩固反腐效果尤为重要,但若没有具体腐败案例,实在难以找到制度镂空点,难以形成全面而深入的监管手段。正因如此,反腐多少还是有点被腐败“牵着鼻子走”,只有一种腐败高招的出现,才能出台对应制度和反腐手段。且新的方式出炉需要一段时间,这段空窗期恰好成为了腐败疯狂肆掠的天堂,在监管的真空地带,干部的私欲不断膨胀,严重销蚀着反腐成果。

当然,“前赴后继”的主导思想必然是侥幸心理。贪腐和廉政,都存在着机会成本。干部在做选择前,必然有所比较,有所考量。若选择了廉政,便要放弃物质上的享受,精神上的尊崇,但有的选择了贪腐的干部也可保一生平安,这样算下来,就亏的明显了。若选择了贪腐,便是权钱双丰收,即使计算风险成本,死是贪腐的最重惩罚,但人固有一死,且贪腐都具有一定的潜伏期,被抓与安稳度日几率各站一半,若长线推敲,为某种未知的可能而放弃“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多少有点不值得。在这种侥幸心理的怂恿下,贪腐似乎也是个别干部的不错选择。

腐败的魅力在哪里,一是诱惑在前,二是监管滞后。但诱惑源于方方面面,是不可变量。要打消“前腐后继”,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监管上加力。要加大监管力度,在方法上创新,在制度上扎紧,增大腐败的风险成本,将“可能”变作“一定 ”,消除干部的侥幸心理,才能形成“伸手必被捉”的高压态势,取得反腐实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